DC娱乐网

劳务派遣会被清退?新阶段是什么?

劳务派遣作为灵活用工的重要形式,并未迎来全面清退的结局,而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进入规范整顿的新阶段。2025年4月,人力资

劳务派遣作为灵活用工的重要形式,并未迎来全面清退的结局,而是在国家政策引导下进入规范整顿的新阶段。

2025年4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的通知》,明确自4月18日至7月31日在全国开展劳务派遣领域专项整治,这场行动既剑指行业积弊,也为劳务派遣的合规发展划定了清晰路径。

专项整治的核心,是直击劳务派遣领域长期存在的“顽疾”。

“假外包真派遣”一直是行业乱象的重灾区——部分企业为规避劳务派遣相关规定,将本应属于派遣的用工伪装成“业务外包”,表面上由外包公司管理员工,实则用工单位仍对员工进行直接指挥调度,既模糊了责任边界,也让劳动者权益保障落空。

而高危岗位非法用工、社保欠缴等问题,更直接损害着派遣员工的基本权益,比如部分建筑、化工等高危行业,通过劳务派遣使用员工却不落实安全培训与保障,社保缴纳更是“打折扣”甚至缺失。

针对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明确了刚性约束。

未经许可擅自经营劳务派遣业务的机构将被依法处理;用工单位超比例使用劳务派遣工——国家规定这一比例不得超过企业总用工量的10%——需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将面临罚款;劳务派遣岗位若不符合“临时性、辅助性、替代性”的“三性”要求,同样会被责令调整,拒不整改的可能涉及清退相关用工。

这些措施并非否定劳务派遣的价值,而是剔除“畸形”用工,让其回归灵活补充的定位。

新规在保障劳动者权益上更进一步,直指“同工不同酬”的痛点。

要求用工单位对派遣员工与正式员工实行相同的薪酬分配办法,建立一致的薪酬增长机制,且每季度需公示分配方案。

这意味着派遣员工在工资、福利增长等方面将不再“被区别对待”,权益保障有了更具体的制度支撑。

此次专项整治与新规落地,本质上是为劳务派遣领域“纠偏”。

通过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权益,让劳务派遣在合法合规的框架内发挥灵活用工的优势,既维护劳动力市场的秩序,也为企业与员工构建更公平、稳定的用工关系,推动劳务派遣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规范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