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滚带爬进飞机”——
你能想象吗?这句话不是来自某个普通旅客的抱怨,而是歌手郑智化在社交媒体上的控诉。那个唱着《水手》“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的人,这一次,却因为深圳机场的升降车操作,感到了真正的“忍无可忍”。

01 一场登机,连滚带爬的狼狈
10月25日,郑智化准备从深圳飞往台北。因为腿脚不便,他坐着轮椅来到机场,却没想到登机成了噩梦。升降车停靠后,与机舱门竟有25公分的高度差!轮椅推不进去,腿也迈不过去。更让人心寒的是,司机冷眼旁观,甚至不愿调整升降板高度。
“连滚带爬”——郑智化用这个词形容自己最后的登机方式。一个年过六旬的残疾人,在众目睽睽下挣扎着爬进机舱。而这一切,本可以避免。

02 深夜致歉,但伤害已经发生
事件发酵后,深圳机场火速回应:承认服务不足,承诺“立行立改”。他们决定为轮椅旅客增派人员、试点登机连接装置,甚至优先安排廊桥靠接。郑智化也选择了谅解,他说:“我相信这只是个别员工的恶劣行径。”

可另一名残疾人歌手李琛的留言,却戳破了更残酷的现实:“我也曾有过类似经历!”原来,郑智化的遭遇不是偶然,而是无数残障人士出行的缩影。
03 我们离“无障碍”,还有多远?
机场的道歉很及时,整改措施也很具体。但真正让人深思的是:为什么总要等到名人发声,问题才会被重视?如果今天挣扎登机的是普通人,会不会只能默默忍受?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在于高楼大厦,而在于它如何对待最脆弱的人。深圳机场说“服务与旅客预期还有差距”,但真正的差距,或许是对“人”的尊重细节。

04 结尾:别让“水手”们寒了心
郑智化的《水手》曾激励一代人:“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可现实中,不该有的“痛”,本就不该由残疾人用尊严去承受。
希望下一次,所有行动不便的人走进机场时,迎接他们的是真正的“无障碍”,而不是一句“抱歉,我们正在改进”。

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不便?你觉得城市的无障碍设施真的“无障碍”吗?评论区聊聊~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