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葡萄生长期对各种元素的需求

葡萄在生长期对氮、磷、钾、钙、镁及硼、锌、铁等微量元素有特定需求,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下各元素在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用和需求高峰

葡萄在生长期对氮、磷、钾、钙、镁及硼、锌、铁等微量元素有特定需求,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下各元素在不同生育阶段的作用和需求高峰,一起来看看吧。

一、大量元素需求规律

1、氮(N)

需求高峰:萌芽期至第一次膨大期(花后2-3周)。

作用:促进叶片和枝条生长,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管理要点:

萌芽期以氮肥为主,但需控制用量(尤其对易徒长品种如巨峰),避免后期落花落果。

膨大期后逐渐减少氮肥,防止果实品质下降(如“青屁股”现象)。

2、磷(P)

需求高峰:花后至幼果膨大期,根系吸收高峰与新梢生长同步。

作用:促进根系发育、花芽分化和果实成熟,提高抗逆性。

管理要点:

秋季基肥中施入磷肥(如过磷酸钙),利用根系吸收高峰储存养分。

花后追施磷肥,靠近根系分布区以提高利用率。

3、钾(K)

需求高峰:盛花后至转色期(占全年吸收量49%),采收后出现小高峰。

作用:增强抗旱抗寒能力,促进果实着色、糖分积累和耐贮性。

管理要点:

膨大期至转色期重点施用钾肥(如硫酸钾),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辅助增糖。

采收后补充钾肥,促进枝条成熟和养分储备。

二、中量元素需求规律

1、钙(Ca)

需求高峰:幼果期至转色期(需求量仅次于钾)。

作用:增强果实硬度,减少裂果,延长贮藏期。

管理要点:

膨大期叶面喷施钙肥(如硝酸钙),硬核期补充钙镁肥。

土壤pH偏高时,钙易被固定,需通过螯合态钙肥提高有效性。

2、镁(Mg)

需求高峰:花后至落叶期(吸收平稳,采收后出现高峰)。

作用:构成叶绿素核心成分,维持叶片光合作用。

管理要点:

花前至落叶期持续补充镁肥(如硫酸钾镁),避免叶片早衰。

酸性土壤中镁易流失,需结合有机肥施用提高保肥能力。

三、微量元素需求规律

1、硼(B)

需求高峰:花期至幼果期(需硼量高于多数作物)。

作用: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提高坐果率。

管理要点:

花前叶面喷施硼肥(如志信高硼),避免干旱条件下硼吸收受阻。

土壤pH>7.5时,硼易被固定,需通过螯合态硼肥补充。

2、锌(Zn)

需求高峰:花前两周至新梢生长期。

作用:促进生长点发育,防止小叶病和簇生叶。

管理要点:

花前叶面喷施锌肥(如硫酸锌),尤其对缺锌敏感品种(如红地球)。

碱性土壤中锌有效性低,需结合有机肥施用提高利用率。

3、铁(Fe)

需求高峰:萌芽期至新梢生长期(缺铁易导致黄化病)。

作用:合成叶绿素,维持叶片绿色。

管理要点:

土壤pH>7.5时,通过施用硫磺降低pH,或叶面喷施螯合铁肥。

避免过量灌溉导致土壤缺氧,抑制铁吸收。

四、分阶段施肥策略

1、萌芽期至开花期

目标:促进新梢生长和花芽分化。

方案:

基肥:腐熟有机肥+平衡型复合肥(N:P:K=15:15:15)。

追肥:高氮水溶肥(如尿素)+硼锌微量元素肥。

2、果实膨大期

目标:促进果实膨大和品质提升。

方案:

第一次膨大期:高氮复合肥+钙肥(如硝酸钙)。

第二次膨大期:高钾复合肥+钙镁肥(如硫酸钾镁)。

3、转色期至成熟期

目标:增糖增色,提高耐贮性。

方案:

地面浇灌高钾型肥料(如磷酸二氢钾)。

叶面喷施亚磷酸钾+钙肥。

4、采收后至落叶期

目标:恢复树势,积累养分。

方案:

基肥:腐熟有机肥+高磷高钾复合肥(如过磷酸钙+硫酸钾)。

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延缓叶片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