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前机主换手机号未解绑支付宝免密支付,新机主用哈啰顺风车直接扣前机主178 元

旧号二次放号未解绑支付宝免密支付遭哈啰扣 178 元,哈啰称将协助追款据密度财经报道,近日,浙江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吐

旧号二次放号未解绑支付宝免密支付遭哈啰扣 178 元,哈啰称将协助追款

据密度财经报道,近日,浙江一名网友在社交媒体发帖吐槽,称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哈啰顺风车无故扣除 178.2 元,引发广泛讨论。

该网友透露,这笔扣款源于自己早已注销的手机号。原来,他此前将该手机号与支付宝免密支付绑定,号码注销后被运营商纳入 “二次放号” 资源重新投放市场。新机主申领后,用该号码注册哈啰顺风车并下单,平台系统直接通过原绑定的支付宝完成了免密扣费。

事件曝光后,该网友第一时间联系哈啰客服。哈啰客服回应称,若用户开通免密支付,订单完成后会自动从绑定支付平台扣款。针对此类手机号易主导致的误扣问题,用户需提供支付流水等凭证,平台将协助联系处理并追回钱款。

这一回应并未平息争议,反而引发两大阵营的激烈讨论。支持用户方的网友认为,哈啰出行作为服务提供方,理应预判 “二次放号” 这一常见场景,优化账户安全机制。

他们建议平台通过注册时间与号码激活时间比对、增加设备验证、关联支付账户实名信息校验等方式防范误扣费,而非将举证和维权责任全部转嫁给用户。

根据《电信服务规范》,手机号注销 90 天后即可被运营商重新投放市场,而运营商并无权限跨平台清除第三方绑定数据。

不少网友表示:“注销手机号前解绑各类应用是基本常识,尤其涉及支付功能更需谨慎。” 有网友分享类似经历,称曾因旧号未解绑遭遇催债信息、账号被盗等问题,认为用户应尽到审慎保管义务。

事实上,“二次放号” 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有网友曾因前机主未解绑支付关联,被新机主通过相关平台消费扣费;还有人新办手机号注册 App 时,直接登入他人账号获取隐私信息。

目前,该网友的退款事宜仍在处理中。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个人信息安全需要用户、运营商与互联网平台共同守护,唯有各方协同完善机制,才能减少 “二次放号” 带来的纠纷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