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我们都懂得追求道远比追求术重要。道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问题的本质,术也就是指从表层去面对问题的技巧、技术。任何问题,如果我们不能从本质,也就是从道的层面去面对,问题也就不可能彻底的解决。
就像我们想去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这个问题,如果我们仅仅去学习各种讲话技巧,以及我们讲话时的身体姿态、如何发音等等。那么就算我们的技巧再完美,我们的表达也就会是空洞的,没有感受力的。因为表达的本质在于我们自身要有表达的冲动,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感悟需要去一吐为快,也就是当我们自己有话想说时,自然就会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术也就会到来。
但并不是说术就不重要,术有其自身存在的地位,术的存在是为了更好的为道服务,为了让道得到更好的呈现,简单说就是道是主体,术是附庸,道术结合才是最完美的方式,就像一个画家,就算他有表达的欲望,如果他没有绘画的技艺,那么他表达出来的效果肯定就会差很多,他同样需要懂得绘画的技巧才能更好的表达,这也就是术的存在地位。
但是分歧的地方就在于很多人会认为道是术的延伸,一个人得先有了术,才能拥有道,也就是我们所讲的熟能生巧、巧能生秒、秒能入道。简单说就是术是基础,道是终点。所以很多人在面对生活时就都是从术着手,那么这样的观点究竟对还是不对呢?就好比一个弹钢琴的人,他天天弹,学会了各种技巧之后,最终就可以成为音乐家,成了大师了吗?
从事实的结论来看显然是不成立的,弹了一辈子钢琴的匠人随处可见,可成为音乐家的钢琴师屈指可数。就像我们见到的那些钢琴演奏名师,他们的技巧在全球来说都是最顶尖的存在,但是他们演奏的永远是别人的音乐,他们一生都没有自己的旋律,这样的人永远都成为不了音乐家。
所以术并不是拥有道的基础,由术入道显然是不成立的,我们看到的那些由术入道的人,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有道的存在,但是道是内在的,很难被普通人所看到,我们能看到的是别人表面的术的层面,所以我们才会认为人都是由术入道的。
就像同样每天都在练习画画的人,我们看到的表象就是一样的。但是他们的内在,也就是每个人画画的动机就是天差地别的,有人画画是为了追求名利,有人则是通过画画来掩盖自己的烦恼困惑,也有人是源自本能的对画画的热爱,他们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想通过画画来呈现,那么这三类人显然最后达到的结果也就同样会天差地别。但是他们最终的差异并不是由他们技艺上的差异所决定的,而是由他们绘画的动机,是他们内在的本质也就是道所决定的。所以由术入道根本就不成立。一个内在没有道的人,那么无论他干什么就都只会停留在术的层面。
只有当我们自身内在就是拥有道的存在,我们再去行动,无论我们的行动是什么,我们就都能很快学会该行动相关的术,术也就是为我们的道所服务的,当我们有了术,也就能更好的把我们内在的道表达出来,别人也就才能看到我们展现出来的道。
就像我说我开悟了,但是如果我没有自己的语言,我的表达就是在讲什么老庄、易经、心学、理学等思想,那么我也就只是一个在重复古人观点的二手人,这样的人永远不可能是开悟的,开悟的人一定是讲自己的语言。就像老子讲道德经用的是自己的语言,庄子的文章也全都是自己的语言,我们才有了那么多深刻的道理和生动的成语。所以那些不讲自己的语言,不讲自己观点的人,永远不可能是开悟的,真正领悟了道的人,一定会像老庄一样有自己的语言,而不是重复别人的话语。因为语言是术的层面,去重复别人的语言,意味着就只停留术的层面,这样的人一定没有自己的道。
所以重要的永远是道,道才是基础,术是为道服务的,有了道的基础再去拥有术,我们才能做到道与术的结合,也就才能走得更远,如果没有道,术再厉害也不可能由术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