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iPhone 17 将如期发布 折叠屏仍未亮相

2025 年 9 月,苹果将如期发布 iPhone 17,外界再次未能等来苹果的折叠屏机型。相比国内厂商在折叠屏领域的高

2025 年 9 月,苹果将如期发布 iPhone 17,外界再次未能等来苹果的折叠屏机型。相比国内厂商在折叠屏领域的高频迭代,苹果的“缺席”显得格外突出。

自 2019 年三星推出首款 Galaxy Fold 以来,折叠屏手机已走过六年发展。IDC 报告显示,2024 年中国折叠屏手机出货量约 1,068 万部,同比增长 52%;全球市场出货量约 2,500 万部,同比增长 37.6%。尽管保持高速增长,但在数亿部智能手机的整体市场规模中,折叠屏占比依然有限。

在使用体验上,折叠屏仍存在技术瓶颈,消费者普遍反映折痕明显、屏幕耐用性不足、续航表现平庸等问题。再加上高昂的售价,让折叠屏手机距离大众化仍有不小的差距。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24 年折叠屏手机的全球均价约 1100 美元,远高于普通智能手机约 400 美元的均价。

华为与三星的双雄格局

在全球折叠屏市场,三星依旧占据主导。Counterpoint 数据显示,2024 年第四季度,三星在全球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超六成。中国市场则由华为领跑,IDC 数据显示,2024 年华为在国内折叠屏市场份额达 48.6%,稳居第一。

华为还在 2024 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三折叠手机 Mate XT,首周预售订单突破 300 万台,累计预订量超过 564 万台,引发市场轰动。这款产品不仅凸显了技术突破,也在中国市场给苹果带来更大压力。

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低迷后,2024 年出现回暖迹象,Omdia 数据显示,2024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12.23 亿部,同比增长 7.1%。苹果全年出货量为 2.25 亿部,同比下降 1.4%,依然位列全球第一大厂商,但面临增长乏力的挑战。

苹果 2024 财年的整体营收和利润均承压,市场期待其在新形态产品上的突破。折叠屏被认为是潜在的重要方向。

苹果为何迟迟未入场?

在折叠屏赛道,业内普遍认为苹果的缺席与其一贯的谨慎风格密切相关,苹果坚持高标准用户体验与产品可靠性,而折叠屏技术尚未完全解决的“折痕、耐用性、续航”等难题,使其选择按兵不动。

另一方面,苹果对市场需求的判断也相对保守。在目前折叠屏仍处于市场培育阶段、接受度有限的情况下,过早入局可能带来风险。

但随着华为、三星、oppo、vivo、小米、一加等国产手机品牌在这一领域不断突破,以及全球出货量逐年增长,苹果若继续观望,将面临更大竞争压力。

追赶而非开创

尽管尚未发布,苹果在折叠屏技术储备上早已深耕,美国专利商标局记录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苹果已获得数十项与折叠屏相关的专利,涵盖铰链结构、无折痕显示、屏幕耐用性等多个方向。

供应链方面,据 The Elec 报道,苹果正与三星显示、LG 显示合作研发新型屏幕技术,包括“无折痕”方案;同时,富士康、立讯精密等代工企业已被纳入潜在组装环节。这些布局为未来折叠屏产品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发布时间,彭博社记者 Mark Gurman 与分析师郭明錤均预测,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预计将在 2026 年秋季发布。传闻称,该机将采用 5.5 英寸外屏 + 7.8 英寸内屏 的双屏组合,整体展开方式类似书本,定位对标三星 Galaxy Z Fold 系列。

硬件方面,苹果折叠屏机型可能搭载自研 A18 Pro 芯片、高像素相机、大容量电池,支持快充与无线充电。软件层面,iOS 也将进行专门适配,支持分屏显示与多任务处理,以提升生产力体验。

如果 2026 年折叠屏 iPhone 如期而至,凭借苹果的品牌影响力和成熟的生态体系,其有望迅速改变市场格局,推动折叠屏普及。然而,高昂的成本控制、用户体验优化、与华为三星的正面竞争,都是摆在苹果面前的现实挑战。

折叠屏已不再只是“炫技”的产品形态,而逐渐成为高端市场的重要看点。苹果的入局,或许将开启折叠屏手机真正的大规模普及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