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白粉虱泛滥要人命!各个地区白粉虱的不同特点,以及防治“绝招”

白粉虱是常见农业害虫,体型小,白色,会飞,主要危害蔬菜、花卉和一些大田作物。白粉虱繁殖速度极快,不防治的后果很严重,环境

白粉虱是常见农业害虫,体型小,白色,会飞,主要危害蔬菜、花卉和一些大田作物。

白粉虱繁殖速度极快,不防治的后果很严重,环境合适时,一个月就能繁衍一代。数量能在短时间内暴发,形成虫灾。

必须重视白粉虱,并立即采取行动。

全国各地气候温度不同,白粉虱习性有差异,要了解后针对应付

1.华中、华北地区,九月中下旬气温开始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空气湿度较低。白粉虱此时会加速向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迁移,寻求越冬场所。户外虫口数量可能减少,但保护地内虫害压力骤增。

防治措施一:重点检查温室大棚。立即在通风口和门窗处安装60目以上的防虫网,阻隔白粉虱成虫迁入。对已发现虫子的棚室,使用高效氯氟氰菊酯混配噻虫嗪进行喷雾,重点喷洒叶片背面。

防治措施二:清理田间杂草和作物残体。减少白粉虱的替代寄主和越冬栖息地。对秋茬蔬菜田,进行深耕晒垡。

2.华南地区,九月中下旬依然高温,雨水频繁,湿度大,极利于白粉虱繁殖。白粉虱在此时期世代重叠严重,虫态复杂,户外持续危害,无显著越冬行为。

防治措施一:优先选用球孢白僵菌或金龟子绿僵菌制剂进行喷施。高温高湿环境下,这类真菌制剂杀虫效果好,且对环境影响小。需连续使用2-3次,间隔7天。

防治措施二:使用99%矿物油200倍液进行全株喷雾,能在白粉虱体表形成油膜,物理窒息致死各虫态白粉虱。对抗性种群有效。

防治措施三:轮换使用化学药剂。由于用药频繁,需注意抗性治理。可轮换使用吡丙醚(杀卵)和呋虫胺(内吸杀虫)。

3.西北、东北地区,九月中下旬气温较低,夜间常有霜冻,空气干燥。户外作物逐渐停止生长。白粉虱活动能力减弱,但会寻找最后的寄主植物产卵,或以成虫形态寻找隐蔽场所准备越冬。

防治措施一:对晚熟蔬菜或果园,使用螺虫乙酯混配联苯菊酯进行全园喷雾。螺虫乙酯具有内吸传导性,能杀灭隐藏害虫。

防治措施二:对准备存放果蔬的仓库、地窖,进行彻底清扫后,使用异丙威烟剂进行密闭熏蒸,消灭潜伏在内的白粉虱成虫,防止其越冬后次年危害。

4.山区、沿海地区。山区昼夜温差极大,常伴有大风。沿海地区则多雾,空气盐分高,湿度大,促使白粉虱聚集在背风、避雾的小环境内。

防治措施一:在背风地每亩地悬挂20-25张黄色粘虫板。其高度与作物冠层持平,可有效诱杀成虫,并作为虫情监测工具,指导防治。

防治措施二:利用沿海地区易获取的材料,自制防治液。用500倍液的中性皂液,加入1%的食盐,充分溶解后对作物喷雾。

白粉虱确实难对付,但并非没有办法。了解你所在地区的特点,用对方法,坚持防治,就能控制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