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前,项羽火烧阿房宫,火光绵延数百里;随后又有火烧赤壁,改变了三国的局势。无独有偶,在莫斯科的历史上,也曾发生过四次大火,对历史进程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547年1月,年仅17 岁的伊凡四世在克里姆林宫进行加冕仪式,成为俄历史上的第一位沙皇。但是,波雅尔贵族仍然把控着局势,伊凡四世为了夺回权力,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明争暗斗。
波雅尔贵族依仗自己手上的权势,横征暴敛,弄得民不聊生。最终在当年6月,爆发了“六月事件”,起因就是6月21那日莫斯科的大火。
当天晚上,莫斯科夜空突然火光四起,整个城市陷入了一片火海,大火整整烧了一天一夜,超过2万间房屋被烧毁,几乎烧到了莫斯科的每个角落,导致8万人无家可归。
伤病、饥饿、寒冷笼罩着当时的莫斯科。当时有人散布谣言说是沙皇的外祖母施展“独门妖术”:把大伙的心挖出来,然后浸泡在水中 , 最后把水洒向全城 , 莫斯科就起火了。这个谣言很快传遍了莫斯科。6月26日,起义军首领克瓦列科率军起义,冲入克里姆林宫,不过沙皇并不在宫里,他们只抓到了沙皇的舅父,被起义军用乱石活活砸死。
得到消息的伊凡四世也吓得赶忙带近卫队逃往莫斯科附近的沃罗布约沃村暂避锋芒。6月29日,起义军一路追杀到了沃罗布约沃村,要求沙皇交出纵火凶手。沙皇无奈只得出面与起义军首领克瓦列科谈判,沙皇承诺给他一天时间,他定会把凶手找出来,绳之以法。
起义军见沙皇都承诺了,并自动离散而去。沙皇得到了喘息的机会,他立马调用军队,残酷的镇压了克瓦列科。
由这场大火的引发“六月革命”,是人民群众自发组织的一次反贵族的人民起义。虽然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也结束了长达十年的“波雅尔贵族当政“。
第二次大火发生在1611年。俄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对于沙皇制度有着很大的破坏,使得俄政府一度陷入混乱的局面,而波兰国王西尼蒙特三世瞅准了这个机会,亲率大军想要一举吞并俄国。
由于无能的“七波雅尔政府”,波兰一路长驱直入,茹帆夫斯荃带领的波军先锋部队直逼莫斯科。无能的“七波雅尔政府”在武力的胁迫之下,只得承认波兰王子瓦迪斯瓦夫为俄国沙皇 。
面对卖国贼“七波雅尔政府”的无耻行径,俄国人民群情激奋,各地掀起了爱国的反侵掠起义。
1611年3月19日,复活节那天,人民捧着十字架、圣像列队走向红场,然而残忍霸道的波兰军队却屠杀手无寸铁的人民群众,并且趁乱放火焚烧莫斯科。
这次的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莫斯科城内几乎所有的木质结构的房屋被焚烧殆尽,损失非常的惨重。民军领袖梁普诺夫兄弟也被寄萨克将领趁乱杀害。可是人民并没有被吓倒,有人倒下了,又有人站起来了。起义一直持续到10月,最终收复了莫斯科。
这次大火比第一次很严重,但是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比这大火还猛烈。他们的爱国之情,熊熊燃烧,将希望之火烧遍全国。
1648年6月 , 莫斯科发生了第三次大火。这一年是沙皇阿列克赛在位的第四年,在他的默许之后,他的弟弟莫罗佐夫总揽朝政。
但是莫罗佐夫生性残暴,利用自己的权势横征暴敛。在沙皇从修道院回来的路上,民众拦住马车,想要递交请愿书,但是却被狗仗人势的侍卫给驱散了。
第二天,莫斯科市民冲进克里姆林宫,要求沙皇交出莫罗佐夫。就这样,双方僵持不下。
第三天的时候,莫斯科突发大火,烧了整整一天一夜,将近2000人被活活烧死。
但是随之而来的消息却是,这场火是莫罗佐夫安排他的仆人放的,目的是转移众人的的注意力。
当人们知道后,更是怒不可遏,他们纷纷聚集到红场 , 要求沙皇立即惩办莫罗佐夫等人。最终,在众人的胁迫之下,沙皇交出了其中两个人,刚被交出就被活活给打死了。而莫罗佐夫,在沙皇的恳请之下,最终只是革职,人民看在是沙皇的连襟的份上,最终是免于一死。,
莫斯科的第四次的大火发生在1812年9月。当年6月,拿破仑亲率60万大军西征俄国。67岁的米·伊·库图佐夫临危受命作为俄军总司令。9月,双方在莫斯科郊外的波罗丁诺村发生大会战。
双方均损失惨重。为了保存有生力量,库图佐夫决定撤离。随后又力排众议,顶着巨大的压力,放弃了莫斯科。库图佐夫不仅转移了莫斯科几乎所有的居民,在临走时,还秘密下令给自己的侍卫,由他带领一支近卫军放火焚烧莫斯科。
大火整整烧了六天六夜,等拿破仑赶到时,这里已经是一片废墟,能住的房屋不超过300幢,城内的粮食也都烧光了,拿破仑得到的只是一座空城而已,而这正是库图佐夫想要的目的。
不久,俄罗斯的寒冬来了,由于战线过长补给不到位,加上莫斯科什么也没有。拿破仑只得被动求和,但是沙皇没有答应。无奈的拿破仑的只得灰溜溜的走了,而库图佐夫则是抓住时机趁机反动反扑,最终60万的大军,只有3万人回来了。
莫斯科历史上的四次大火,前三次都跟当权者的残暴不仁有关,只有第四次是库图佐夫为了挽救国家与为难,而孤注一掷。但是不管出于那种目的,熊熊大火在历史进程之中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