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新棚友》连栋薄膜温室大棚简介

连栋薄膜温室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结构经过精心计算与优化。一项专利说明显示,这种温室由东山墙、西山墙、后

连栋薄膜温室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结构经过精心计算与优化。一项专利说明显示,这种温室由东山墙、西山墙、后墙、前墙、顶棚和坎墙组成,各墙面由立柱、上剪刀撑和下剪刀撑拼接构成,立柱通过基础座安装在地面上。

这种设计不仅结构稳定,而且施工安装高效,性能卓越。

1. 结构抗造还省钱,新手也能扛住风险

主体骨架用的是热镀锌钢管,经过酸洗、镀锌多道工艺,锌层厚度 150-200 微米,风吹雨晒 15 年不生锈。我见过最实在的配置:跨度 8 米、开间 4 米,拱间距 1 米,顶高 6 米,能抗 0.5KN/m² 的风、0.3KN/m² 的雪,挂 15kg/m² 的作物也稳当。

关键是成本真低!1000 平米基础款才 30-50 万,是玻璃温室的 1/5。薄膜破了剪块新的补上,单平米成本不到 10 块,哪像玻璃棚,换块玻璃就得几百块。

2.连栋薄膜温室的覆盖材料选择同样蕴含科技元素。

与传统的单栋大棚相比,连栋薄膜温室采用薄膜或PC板为覆盖材料,重量轻,透明度高。一些高级连栋温室甚至采用钢化漫散射玻璃,可实现“无影灯”式采光,透光率高达91.5%。

透光率衰减缓慢正是连栋薄膜温室的一大优势,其透光率高、易维护、使用寿命长。

性能优势:从温度控制到智能调控

连栋薄膜温室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卓越的环境调控能力。曾有研究员指出:“连栋薄膜温室大棚的保温性能、透光性效果好,为石榴生长提供了更充足的光照条件”。这一特性对于像石榴这类对温度敏感的经济作物尤为重要。

与传统文洛型连栋温室相比,结合了中国日光温室保温性能与文洛型温室空间利用率高的新型外保温智能连栋温室,在整个越冬生产加温季的节能率在50%左右;与日光温室相比,土地利用率从40%提升到80%以上。

连栋薄膜温室内部通常设置有温度控制系统,实现调温和控温目的。在北京某温室园艺示范园的智能玻璃温室大棚内,工作人员通过控制箱就能实时调控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水肥和二氧化碳浓度。

应用场景:从北方果树到南方蔬菜

连栋薄膜温室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北方地区,它被用于解决石榴等果树的越冬难题;在南方地区,如广西的蔬菜基地,锯齿形连栋薄膜温室的设计适应了当地的地域特色。

这些温室不仅打破蔬菜种植季节限制,还有效提高了蔬菜产量和质量,亩产值可达传统模式的4-5倍。

连栋薄膜温室也在叶菜类蔬菜的周年栽培中发挥重要作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的专利资料显示,专门设计的连栋温室通过独立单元、遮阳网架和内保温网架的配合,实现了叶菜类蔬菜的全年生产。

智能化管理:现代农业的智慧引擎

现代化的连栋薄膜温室早已不再是简单的塑料大棚,而是集成了各种智能装备的高科技工厂。

这些智能系统包括:

1.正压通风温室环境综合智能调控:集成应用空气源热泵、正压湿帘冷暖风机组等设备,具有加温、降温、增湿、除湿及空气过滤功能。

2.智能二氧化碳气肥联合增施:采用工业源CO2,经过分子筛等三级过滤,将清洁的CO2用于温室蔬菜生产。

3.吊轨自走式智能喷施机技术:利用棚室架构和环境特点,采用轨道自行,实现高浓度射流喷雾。

4.可视化温室智慧管控云服务平台:由云组态监控、数据采集分析、视觉、人工智能服务等部分组成,实现大型园区的智能化管理。

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的精细计算

连栋薄膜温室的投资与回报需要精细计算。据农业科技园的数据,外保温智能连栋温室建设成本在2000—2500元/平方米,使用期限20年(设备10年),年运行能耗低于50元/平方米,相比常规玻璃温室降低30%以上。

与传统生产模式相比,连栋温室的用工减少2/3以上。

对于小型农场,单栋大棚则凭借低成本优势推广效果更好。据研究所的数据,单栋大棚使用寿命可达十年以上,年均成本在一千元左右。

未来展望: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

随着国家对设施农业的重视,连栋薄膜温室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业农村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设施种植机械化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5年,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为主的种植设施总面积稳定在200万公顷以上。

未来,连栋薄膜温室将朝着更加智能化、标准化的方向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

稀土转光膜技术可将太阳光中的紫外光、紫光和黄绿光转换成作物光合作用利用率高的红、蓝光,从而使茄果类增产10%〜50%,叶菜类生长周期缩短7天。

设施种植伴生雾化植保技术为全球首创双极复合雾化技术,农药利用率提升30%、用量减少40%。

而在更广袤的土地上,越来越多的农业园区正通过连栋薄膜温室,构建起智能化、高效率的农业生产模式,为传统农业插上现代科技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