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到底谁在推动教育前行?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社会上能闯出来一番事业的不一定全部都是那些当年在学校拿高分的人,社会上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能做事情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社会上能闯出来一番事业的不一定全部都是那些当年在学校拿高分的人,社会上需要的是能解决问题的人,能做事情的人,做专业技术人才可以,做管理人员也可以,做资源整合的人也行,适合哪方面就做哪方面的事,但学校里,似乎我们大部分家长太关注的知识掌握程度,能够量化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分数,特别是一般家庭的孩子,没有条件给孩子创造提高综合能力的环境,能够在分数上有所收获就不错了,但初入社会,学历是一道门槛,学历的由来大部分也就是通过分数来体现,只有极少数的学生能够通过保送或特招进入大学,所以社会也在间接地推动教育的发展指向了分数,只是最终进入工作岗位后才看他的个人综合解决问题能力。

每个家长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子女有出息,长大成人后过得好,所以对孩子有所期望的家长,特别是有能力的家长,在孩子学生时代,总是在想方设法帮助孩子提高分数、提升技能,听说在浙江温州,每个家庭都给孩子每个周末报4或5个辅导班,既有文化科,也有艺体类的,反正就是各种补,听说别人家的孩子在学什么了,就想着给自己家的孩子也报一个,生怕孩子不报就落后了,可能是大部分家庭条件不错,但一些家庭条件普通的,就是工厂里的上班族,也跟风跑,效果好不好不管,孩子能不能接受不管,孩子有没有兴趣学就更不放在心上了,反正考了90分想补到95分,考了95分还想补到98分、99分、100分,孩子不补课自己就会焦虑,孩子没学一两个特长班,好像就没脸见人了。

作为一线的老师,是最了解教育的真谛的,也知道因材施教去培养每个孩子,但真正在工作时经常会受到多方面的压力,忘了教育的初心,或者没法坚持下去,可能是家长给的压力,也有教师考核的压力,最后让教育动作变形,即使会努力提高每个孩子的能力,激发出每个孩子的优点,让他们都发光,但很多的教育的价值也好,效果也好,不会立竿见影的,也许会一直没出效果,可能会在孩子长大成人后的某个阶段或瞬间起到了作用,学生想起了某个教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做法,帮助到他了,但这时的价值如何来考核老师呢?于是老师也会出现一些短视的教育行为,也会急功近利地去追求分数,因为是家长看待老师,学校考核老师的一项重要指标。

所以到底是什么在推动教育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