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心梗突发太要命!这些"不像心梗"的要命信号,你能看懂吗?

最近这几年,医生们都发现,心梗已经不是“老年人专属”的疾病了。不少年轻人,也会被心梗“盯上”。2019年,35岁台湾演员

最近这几年,医生们都发现,心梗已经不是“老年人专属”的疾病了。不少年轻人,也会被心梗“盯上”。

2019年,35岁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综艺节目的时候突发心源性猝死,此事曾在娱乐圈热议;而今年,参加过《中国好声音》的35岁音乐人朴翔因突发心梗,于8月8日凌晨意外离世;没过几天,50岁刚出头的演员张晋也因为在旅行时突发心脏病,“差点死掉”……

这些知名人士的心梗事件,还只是冰山一角,在没有聚光灯的普通人世界,这种悲剧可能每天都在发生。每一次悲剧的背后,都是在给我们敲警钟:身体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一定要早点看懂!

盘点5个"不像心梗"的症状

很多人以为心梗的发作就是“突然胸口剧痛”,其实不然。临床上,超过一半的人在心梗前几天甚至是更久前,身体就会发出一些不太典型的信号,只是很容易被人被当成“小毛病”忽略,等到再次心梗发作,已经来不及了。

明明没干什么重活,却总觉得浑身乏力,连走路、说话都费劲,睡一觉也没好转。这可能是心脏供血不足,身体在“抗议”。这种情况尤其常见于老年人。

左边肩膀、后背、甚至颈部、手臂等,会莫名其妙突然疼起来,这是因为心脏的神经和这些部位的神经“相连”,疼痛信号经常会“串场”。

好好的突然心跳加速,手心、后背冒冷汗,甚至觉得“喘不上气”,像要窒息一样。这种情况若发生在劳累后,一定要警惕。出现恶心、不想吃饭、消化不良,甚至呕吐,容易被当成“胃病”。因为是心脏缺氧导致的内脏不适,这种情况吃胃药是治标不治本的。

有些老年人在即将或正在经历心梗发作时会感到焦虑不安,甚至有强烈的预感。由于老年人心理和生理上的耐受能力逐渐减弱,焦虑不安可能是他们急性心梗前兆之一。

以上这5个症状,哪怕只出现一个,都是需要重视的!

心梗急救的“黄金4步法”

心梗发作后,每分每秒都在“抢命”。医学上认为在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后的3小时内为“黄金时间”,如能及时行救,病人死亡和心力衰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就能减到最低点。

6小时以后,大概只有30-40%左右的心肌能够挽救!12小时以上心肌基本都坏死了,再开通血管就基本无效了。

同时,医学上有个“黄金4分钟”抢救的说法:心脏停跳后,4分钟内开始急救,救活的概率能达到50%,不过,急救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PART

01

发现心梗就打120

当病人出现胸痛剧烈、持续的闷痛、钝痛,呼吸困难,更换姿势也不能缓解,还有一种濒死感觉的时候,即便是错判,也别漏判,尽快拨打120急救,清楚告诉接线员“病人突然胸痛、晕倒,怀疑心梗”,然后说清具体地址和自己的联系电话,以及病人目前的状态。

PART

02

正确处置

等待120的时候,让病人保持平卧状态,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避免增加心脏负担。及时开窗通风,家中有吸氧仪的,尽快吸氧,等待救援。

PART

03

谨慎用药

硝酸甘油虽然对冠心病有效,但低血压或严重心肌梗死时不能盲目使用。需要明确血压不低后,再使用。而在血压过高时服用大剂量阿司匹林反而有脑出血的风险。因此,要不要吃药,吃什么药,还是交给医生比较好。

除此以外,若是遇到病人心跳停了,要立刻做心肺复苏,在公共场合,若是有除颤仪,及时使用可以紧急急救。

⬇心肺复苏操作方法⬇

突发!35岁艺人高以翔录综艺时猝死,这些身体发出的救命信号一定警惕

突急性心梗发作,就要装支架吗?

张晋心梗后,医生及时给他做了手术,植入了心脏支架,这才保住了性命。那么可能有人会问:万一真得了心梗,就必须装支架?

其实不是。支架不是“万能药”,但以下两种情况是需要紧急装:

当冠状动脉被血栓堵了70%以上,严重的堵塞让血流几乎中断,不及时打通就会危及生命,这时候必须尽快装支架,把血管撑开。如果用了溶栓药物后,血管还是不通,或者胸痛一直不缓解,血压、心率持续下降,这时候也需要紧急支架手术。

反过来,如果血管堵塞程度较轻,或者通过药物就能缓解症状,医生通常会先采用药物治疗,配合生活方式调整。所以大家也不要对心脏支架“妖魔化”。

心梗从来不分年龄、性别,更不会因为“身体好”就绕道走。平时要少熬夜、别太操劳,定期查查血压、血脂,多留意身体的“小异常”。更重要的是,把这些急救知识教给家人,万一哪天遇到紧急情况,才不会手忙脚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