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测评博主,到底信谁?超七成年轻人购物“踩雷”,九成呼吁国家出手

图/社交软件上的测评贴 网购模式的火热给消费者带来了逛不完的网店、选不尽的商品,让人难以抉择。“第三方测评”账号

图/社交软件上的测评贴

网购模式的火热给消费者带来了逛不完的网店、选不尽的商品,让人难以抉择。“第三方测评”账号的出现,给许多年轻人在购物方面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时代邮刊与问卷星合作,对1580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0.5%的受访者有看“第三方测评”的习惯。

1 直击数据

你有看“第三方测评”的习惯吗?

70.5% 有

29.5% 没有

如何识别靠谱的测评内容?

参考留言区的评论 55. 2%

看口碑好的测评账 49.8%

结合用词严谨性、详细度等来判断 46.2%

选择热度最高的商品 39.2%

“第三方测评”存在哪些问题?

测评报告真假难辨 70.2%

一些测评账号名为测评,实为带货 62.5%

测评方法不科学、不可靠 58.7%

有拉踩和诋毁对家商品的行为等 46.6%

如何规范“第三方测评”?

加强从事测评组织或个人的资质审核 68.9%

制定统一行业标准,提高准入门槛 65.1%

平台应当监督虚假测评 58.3%

畅通消费者投诉渠 55.6%

加强监管,明确平台方主体责任 39.8%

2 解读故事

七成受访者有过特意去“第三方测评”做攻略,最后却踩到“雷”的经历。

00后大学生吴胜楠平时很喜欢看有关电子产品类的测评。不过,他也被一名测评博主“坑”过。

“我想买一组蓝牙音箱,就搜索推荐的帖子,无意间刷到了一条点赞量、收藏量都很高的测评帖,博主在一堆音箱品牌中力推其中一个价位居中的。”可收到货后,吴胜楠大失所望,不管是音质、外观还是功能都与视频中的相差甚远。

“现在做测评全凭个人的水平和良心。”吴胜楠说,“以后购物我会翻翻评论区,如果发现有买过的消费者给了负面反馈,我就不买。”

九成受访者希望国家扶持真正为消费者“排雷”的优质“第三方测评”机构。

90后朱迪娜是一位宝妈。她对宝宝的吃、穿、行等各方面都非常上心,专门关注了几个测评婴幼儿用品的博主。

在她看来,现在市面上各类别的产品真正的好坏仅靠消费者自身是很难辨别的,普通消费者没时间也不知道如何去了解每类产品的国标要求,更不会特意花钱把用品都送去机构检测,因此会踩到“雷”。这时候“第三方测评”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

朱迪娜说:“希望国家相关部门能扶持敢说真话、做实事的测评机构和个人,为消费者指路。”

原文首发于《时代邮刊》第496期

2025年11月· 新青年

编 辑 | 胡晨曦

审 核 | 李 玲

终 审 | 黄 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