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累计销量破67万!吉利星瑞再换代,是大革新,还是旧瓶装新酒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吉利星瑞的全新东方曜系列。说起来,这款车自从发布以来就话题不断,毕竟在电动车当道的今天,还能在燃油

大家好,今天咱们来聊聊吉利星瑞的全新东方曜系列。说起来,这款车自从发布以来就话题不断,毕竟在电动车当道的今天,还能在燃油车领域投入如此大力气的厂商确实不多了。那么,它到底是不是像宣传那样真正做到了“中国设计、智能科技、极致驾控”的融合呢?咱们今天就抛开营销话术,从实际角度一一剖析。

一、外观设计:东方美学的现代演绎,但审美见仁见智

首先来看外观。全新东方曜系列主打“中国设计”,这个概念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其实落实到实车上,还是能看出不少用心的细节。

前脸部分,这款车采用了所谓的“丝路峰峦前格栅”。说白了,就是格栅的造型灵感来自沙漠中的沙丘起伏,通过光影变化营造出层次感。从图片上看,这种设计确实比常见的横条或蜂窝格栅更有辨识度,气势上也够足。但说实话,这种过于具象化的设计可能不是每个人都喜欢——毕竟有人偏爱简约风格,会觉得略显繁复。

车色方面,主打的“月牙青”据说灵感来自敦煌月牙泉。颜色本身是青灰色调,实物应该会比较耐看,而且据说代表了“希望与坚韧”的寓意。嗯,寓意是好的,但买车终究是看实际效果,这种文化符号的添加更多是营销上的加分项,对日常使用影响不大。

侧面和尾部,整体线条保持了星瑞一贯的流畅感,没有太突兀的变化。值得一提的是“鹿跃星辰3D镭雕”细节,据说是为了寓意好运。这种小装饰如果处理得当,能提升精致感;但如果过于突兀,反而会显得廉价。从资料看,应该是融入了车身设计,不会太抢戏。

总的来说,外观设计上,东方曜系列确实在尝试走出自己的风格,而不是简单模仿欧美或日系车。但这种风格能否被大众接受,还得看实车体验。换句话说,如果你喜欢有文化底蕴的设计,这款车可能会让你眼前一亮;但如果你追求的是低调简约,或许会觉得有些元素过于张扬。

二、内饰座舱:智能与舒适并重,但车机体验是关键

坐进车内,第一眼看到的是那个“月泉玉樽水晶挡把”。水晶材质在豪华车上不算新鲜,但用在星瑞(用车口碑)这个级别的车上,算是个大胆尝试。手感如何不好说,但视觉上应该能提升一些档次感。不过,水晶材质是否耐磨、易不留指纹,这些细节会影响长期使用体验。

座椅采用了“莲华映月”纹样,听起来很诗意,其实就是莲花图案的刺绣。这种设计确实能增加内饰的独特性,但实际乘坐舒适度还得看填充物和支撑性。从资料看,座椅用了豪华麂皮材质,理论上触感会不错,但麂皮维护起来可能稍麻烦,有小孩或宠物的家庭得考虑一下。

重点说说智能座舱。这款车搭载了Flyme Auto系统,基于高通8155芯片——这套组合在目前市场上算是主流偏上的配置。8155芯片的性能应对日常导航、音乐等多任务应该没问题,但实际流畅度还得看系统优化。吉利声称界面是极简设计,支持手势控制和语音交互,这听起来很美好,但说实话,很多车型的语音识别在嘈杂环境下都会打折,希望星瑞能做得更好。

氛围灯是256色可调,能随驾驶模式联动。这个功能现在不少车都有,主要看色彩过渡是否自然、是否支持自定义。如果只是固定几种模式,可能新鲜感过了就懒得玩了。

娱乐系统方面,16扬声器的Flyme Sound音响是个亮点,特别是主驾头枕音响,可以在导航时不干扰音乐播放。但音响效果最终得听实际表现,参数再好,调音不行也是白搭。

总的来说,内饰在用料和科技配置上堆得挺足,但关键还是看实际体验——比如车机是否卡顿、语音是否灵敏。这些光看参数是看不出来的,建议感兴趣的朋友一定要去试驾体验。

三、动力配置:性能参数亮眼,但油耗需要现实看待

动力方面,东方曜系列搭载了2.0TD高功率发动机配爱信8AT变速箱,峰值功率200kW,峰值扭矩400N·m,零百加速6.5秒。单看数据,这在同级别燃油车里确实属于前排,甚至接近一些豪华品牌的表现。

但这里得泼点冷水:大功率发动机往往意味着油耗不会太低。虽然资料提到AI云动力模型可以优化换挡逻辑和油门响应,声称能提升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但这种优化通常是边际改善,不可能让一台2.0T发动机变成省油能手。如果你日常通勤路况拥堵,油耗可能会比较可观。换句话说,追求性能就得接受相应的油耗成本,这是物理规律。

底盘方面,CMA架构和四轮独立悬架是星瑞的传统优势,理论上能兼顾运动与舒适。但悬架调校是个平衡艺术——过于运动会颠,过于舒适会飘。从描述看,这款车试图找到中间点,但实际表现还得看路试。个人猜测,它可能会偏向欧系车的硬朗风格,而非日系的柔软。

变速箱是爱信8AT,这套系统在行业里口碑不错,换挡逻辑和可靠性都经过验证。但如果调校不到位,依然可能出现顿挫。资料提到换挡平顺性提升7%,这个数字听起来很具体,但其实用户体验是综合性的,光看百分比意义不大。

四、空间表现:家用足够,但未必出彩

空间方面,文档没有给出具体尺寸数据,但从“越享舒适”的描述可以推断,这款车应该继承了星瑞系列的空间布局,属于A+级轿车的常规水平。

后排空间大概率不会像一些加长版车型那样夸张,但日常家用应该够用。储物空间方面,有50W无线充电槽、常规杯架等,这些设计现在已是标配,关键看是否顺手。比如无线充电位置是否容易拿取、充电时手机会不会过热——资料提到有风冷散热,这个细节值得点赞。

座椅材质和氛围灯对空间感有辅助作用,比如浅色内饰会显得宽敞,256色氛围灯可以调节视觉焦点。但说到底,空间是硬指标,如果本身尺寸有限,再多的装饰也改变不了本质。建议关注空间的朋友一定要去实际坐一坐,尤其是后排腿部空间和后备箱容积。

五、安全配置:扎实的基础,但主动安全需实战检验

安全是吉利的传统强项。资料显示,这款车用了高强度笼式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70%,热成型钢超19%。这些数字在行业内属于中上水平,被动安全应该没问题。

主动安全方面,AEB支持120km/h刹停,后续OTA还会增加AES紧急避让功能。这些功能理论上能提升安全性,但说实话,主动安全的可靠性高度依赖传感器和算法精度。比如AEB在雨天或夜间是否依然灵敏?变道辅助能否准确判断侧后方来车?这些都需要大量实际路测验证,不能光看参数。

驾驶员状态监测和Face ID算是锦上添花的功能,可以自动调节座椅位置,监测疲劳驾驶。但这类功能有时会显得“鸡肋”——比如如果识别不准,反而添麻烦。希望吉利的算法能扎实些

总的来说,安全配置堆料很足,但最终效果还得看实战。建议消费者参考第三方碰撞测试结果(如C-NCAP),而不仅是厂家宣传。

六、辅助驾驶表现:功能丰富,但别忘了驾驶员才是主体

辅助驾驶是这款车的重点宣传项。千里浩瀚H3方案用了11个摄像头、3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雷达,硬件配置确实够厚道。功能上,支持高速领航辅助、自动泊车等,甚至承诺通过OTA升级更多功能。

但这里得提醒大家:辅助驾驶终究是“辅助”,不是辅助驾驶。比如语音变道功能,听起来很科幻,但实际使用中,系统对路况的判断可能不如人类驾驶员灵活。泊车辅助同理,虽然号称能应对窄车位,但遇到极端情况还是得人工干预。

另外,OTA升级是个双刃剑——既能增加新功能,也可能带来新bug。消费者得有个心理准备:买这车不等于一劳永逸,后续软件更新可能伴随不确定性。

个人认为,辅助驾驶的核心价值是减轻长途驾驶疲劳,而不是完全取代人工。如果你经常跑高速,这些功能可能很实用;如果主要是城市通勤,作用或许有限。

七、选购建议:适合谁?不适合谁?

适合人群:

偏好燃油车驾驶感,对电动车有续航焦虑的用户;

注重设计独特性,喜欢中国文化元素的消费者;

经常跑高速,需要辅助驾驶减轻疲劳的司机;

对智能座舱有较高要求,希望车机体验接近智能手机的用户。

不太适合人群:

追求极致省油的朋友(毕竟2.0T发动机油耗不会太低);

对空间有极端要求的家庭(建议对比SUV或MPV);

对辅助驾驶持保守态度,更信赖自己驾驶技术的用户。

销量方面,星瑞系列累计突破67万辆,说明市场接受度不低。但销量好不等于适合每个人,一定要亲自试驾,尤其是体验车机流畅度、辅助驾驶响应和座椅舒适性这些参数无法完全反映的细节。

结语:诚意之作,但需理性看待

总的来说,吉利星瑞全新东方曜是一款有诚意的产品。它在设计、智能和性能上都试图突破,尤其是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让人看到国产车的自信。但话说回来,车终究是工具,不是艺术品。它的价值最终要由日常使用体验决定。

如果你正在考虑一款15万级别的燃油轿车,这款车值得列入备选清单。但别忘了,市场上还有合资品牌和新能源车型的竞争。建议多试驾几款车,对比后再做决定。毕竟,买车是大事,适合自己的才是好的。好了,今天的评测就到这里。如果大家对具体功能有疑问,欢迎留言讨论——毕竟车评只是参考,真实体验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