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左右预算想买台家用纯电轿车,不少人都卡在“两难”里:要么是空间局促的微型代步车,高速跑着发飘;要么是主打网约车的车型,底盘颠、设计没质感。直到零跑B01(图片|配置|询价)出现——7月底上市,8月销量破1万,9月直接冲到1.2万,冲进10万价位新势力紧凑型纯电轿车第二名。这台“新人王”凭啥在网约车扎堆的价位里杀出重围?我找了台试驾车,从早高峰送娃上学到周末全家郊游,实打实体验了一周,今天就从家用用户最关心的点入手,聊聊它到底值不值得选。

先说说家用车比较在意的续航,毕竟谁也不想周末出游半路找充电桩。零跑B01(看资讯) 650悦享版用的是宁德时代电池,CLTC续航650km,这个数据不是虚标,几位车主实测下来,温柔开、不开空调能跑到600km以上;就算暴力驾驶,电耗飙到15-17kWh/百公里,也能跑400km左右。冬天是纯电车的“软肋”,但它的27合1热管理系统能回收电驱余热给电池加热,-15℃续航也就衰减18%,北方冬天基本能跑350-400km,日常通勤完全够。

这种续航能力刚好匹配家用场景:每天上下班往返25公里,一周5天也就125公里,满电跑5周不成问题,不用天天盯着充电桩。周末带家人去200公里外的景区,来回400公里,剩下的电还够下一周通勤,不用半路补能。充电速度也靠谱,30%到80%快充只要19分钟,逛个超市的功夫就能补满大半电,晚上在家慢充5.6小时就能充满,完全不耽误事。按居民电价0.56元/度算,每公里电费才6分钱,每月通勤电费也就30-40元,比坐地铁还省,长期用下来能省不少开支。

续航之外,空间是家用车的另一个核心需求。零跑B01(用车口碑)车身尺寸4770×1880×1490mm,轴距2735mm,标准的紧凑型身段。我182cm的朋友坐前排,调整到舒适坐姿后,头部还有一拳余量;后排更惊喜,头部约一拳,腿部超过两拳,膝部离前排靠背还有不少距离,就算长途坐三小时也不会蜷得慌。后排地板是纯平设计,中间坐人不用“劈叉”,双脚能自然放平,周末带爸妈和孩子出门,后排坐两个老人加一个小孩,再放安全座椅,空间也绰绰有余。




车身侧面做了溜背造型,线条从车顶一直滑到车尾的鸭尾,之前担心溜背会牺牲头部空间,实际体验后发现多虑了——后排头部空间完全够用,比同级那些“方盒子”好看还实用。小区老车位也能轻松停进去,窄路掉头一把就能过,比同事的紧凑型车灵活不少。后备箱常规容积能放两个28寸行李箱加一个双肩包,放倒后排还能塞下婴儿车和露营装备,家庭出行的储物需求完全能满足。



坐进内饰,扑面而来的是家用车该有的温馨感。14.6英寸的2.5K中控屏够大但不突兀,显示效果细腻,就算阳光直射也不会反光看不清。最让我惊喜的是副驾驶前方的拓展坞,能装小桌板放平板,也能架个手机支架,带孩子出门时后排递零食、副驾看剧都方便,这种细节根本不是网约车会考虑的设计。车内用料也实在,门板内衬、扶手这些常接触的地方用了软质材料,摸着手感不廉价,不像同价位很多车全是硬塑料,冬天摸上去冰凉。

车机卡顿是很多低价电车的通病,但零跑B01装了高通8295芯片,这是目前旗舰级的座舱芯片。我同时开导航、放音乐、调空调,一点不卡,开机1.2秒就能操作,比之前体验过的同价位车型流畅不少。语音控制也好用,一口气说“打开空调、调低两度、打开车窗”,系统能一一完成,不用等一句说完再等下一句,开车时操作更安全,不用低头找按钮。副驾和后排的体验也没被忽略,12扬声器的音响效果比同价位的4喇叭好不少,放首轻音乐,音质清晰,没有杂音。

全景天幕虽然没有遮阳帘,但防晒涂层做得不错,夏天中午开车,坐在车里不会觉得晒得慌,比那些有遮阳帘但透光差的天幕实用多了。主驾的加热和通风特别贴心,北方冬天几分钟就能暖座椅,不用再冻屁股;南方夏天开通风,后背不会闷出汗,这些小配置比花里胡哨的功能实在多了。更惊喜的是激光雷达版,只要11.38万,搭配高通8650辅助驾驶芯片,算力有200TOPS,还有27个传感器,这配置在10万级里比较少见。


实际用起来,高速领航功能很贴心,能自动跟车、保持车道居中,还能根据前车速度调整车速,跑高速时不用一直紧绷着神经,能减轻不少疲劳。城市里开车,车道居中保持和主动刹车也很实用,有时候注意力稍微不集中,车子有点偏离车道,它会轻轻修正方向盘,还会发出提醒;遇到前面有人突然窜出来,主动刹车能及时介入,给驾驶员争取反应时间。不过得强调一下,这些都是辅助功能,开车还是得集中注意力,随时准备控制车辆。

家用车比较在意的其实是开起来的质感,这恰恰是网约车取向车型的短板。零跑B01的底盘是零跑和Stellantis集团的团队一起调校的,前麦弗逊加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同价位里大多还是扭力梁非独立悬架,光这一点就拉开了差距。我特意找了小区门口的减速带试了试,不用特意踩刹车减速,车身晃一下就过去,后排坐的老人说比之前坐过的网约车稳多了,不会颠得慌。杭州老城区的窄路我也跑了几圈,转向精准,掉头灵活,完全没有紧凑型车的笨拙感。


还有50:50的黄金轴荷比,平时开着没什么特别感觉,但高速变道时就体现出来了——车身特别稳,不会有发飘的虚浮感,我开到120km/h超车,方向盘也没出现抖动,媳妇坐在副驾说比她之前坐过的同价位车安心多了。动力方面,零跑B01搭的是后置单电机,160kW功率,240N·m扭矩,百公里加速6.5秒,早高峰在市区开,起步轻快,红绿灯起步能跟得上车流,超车并线时动力响应也及时,不用等半天。经济、标准、运动三种驾驶模式,日常代步标准模式就够了,动力平顺还兼顾能耗,运动模式加速更猛,但平时用得不多,经济模式最省电,适合通勤用。

安全配置这块儿,零跑B01也没缩水。79%的高强度钢车身,A柱和B柱用的是1500MPa的热成型钢,比国标高10倍,还拿了C-NCAP五星和Euro NCAP四星认证,这些数据虽然枯燥,但看着就放心。全系标配的爆胎稳定控制也很实用,高速上要是真遇到爆胎,20毫秒就能介入稳住车身,这都是百万级豪车上才有的配置,家用开着更有底气。


买新车最怕品牌不靠谱,后期售后没保障,但零跑现在的实力不用太担心。9月卖出66657辆,同比增长超97%,这是它第一次月销突破6万辆,还成为继理想之后第二个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车企,第100万辆整车已经下线了。能有这销量,靠的是全系车型的发力,C10、C11、B10和B01四款主力车型都卖得不错,说明不是靠单一车型“刷数据”。而且零跑还在搞全球化,B10已经在海外上市,慕尼黑车展上也发布了新车型,这种扩张速度背后肯定有扎实的供应链和研发支撑。
售后方面,零跑的电池质保政策也挺实在,虽然不同版本略有差异,但基本都能覆盖日常使用周期,加上线下门店越来越多,保养维修也方便,不用像几年前那样担心找不到4S店。我特意问了身边开零跑的朋友,他说小保养一次也就300多块,比燃油车便宜不少,大保养间隔也长,不用频繁跑4S店。
再回头看10万级纯电轿车的现状,确实挺让人纠结的。销量榜前10里一半以上是海鸥、宏光MINIEV这种微型车,车身小是灵活,找车位方便,但空间太局促,后排坐俩成年人就挤得慌,高速跑快了还发飘,也就适合城市里短途代步。剩下的紧凑型轿车里,北汽EU系列、比亚迪e2这些又大多是“网约车常客”,翻车主评论区,全是“接单专用”“保养便宜耐造”,几乎看不到家用场景的体验分享。

不是说这些车不好,只是设计逻辑就不是为家用准备的。就拿底盘来说,很多网约车取向的车型用的是扭力梁非独立后悬,成本低、维修方便是真的,但过减速带时后排能把手机颠出裤兜,连续走烂路腰都硌得慌。设计上也中规中矩,方方正正就为了多装人,谈不上美感,开出去分分钟和路边网约车“撞款”。这时候零跑B01的定位就很清晰了:它是榜单前几名里少有的紧凑型纯电轿车,而且从车主反馈看,几乎没人把它当网约车用,上市不足半年连续两月销量破万,靠的都是家用用户的真金白银投票,这比单纯的榜单排名实在多了。
综合来看,零跑B01没在用户关心的点上妥协——10万出头的价格,给了长续航、大空间、智能配置和扎实的驾乘质感,没有明显短板。它不是某一项指标的“极致选手”,却是能覆盖日常通勤、家庭出游、长途代步等多种场景的“家用全能手”。如果你的预算在10-12万,想买一台不跟网约车撞款、配置诚意足的紧凑型纯电轿车,真的可以去试试零跑B01。试驾时重点感受下底盘过减速带的质感,体验下车机的流畅度,再算算续航能不能满足你的出行需求,相信不会失望。毕竟对于家用车来说,真实的使用体验比榜单排名更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