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元代文人眼中的江南秋色,萨都剌《过广陵驿》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

秋风江上芙蓉老,阶下数株黄菊鲜。落叶正飞扬子渡,行人又上广陵船。

寒砧万户月如水,老雁一声霜满天。自笑栖迟淮海客,十年心事一灯前。

这首诗是元代文人萨都剌的作品,名为《过广陵驿》。从他的姓氏就能看出,不像汉姓。萨都剌的祖上是西域人,他出生在雁门。萨都剌从小勤奋好学,年纪轻轻就考中了进士。他曾经前往江南一带为官,结识了很多名士。诗中提到的广陵驿位于江苏境内,他在晚年的时候故地重游,感慨颇多于是写下了这首诗。

“江上芙蓉”指的是水芙蓉,也就是荷花。首联,萨都剌用两种花作对比,除了描写时令,还为了表达岁月无情。你细品,水上刮起一阵秋风,水中荷花多半凋零枯萎。驿站门前的台阶下,有几株黄色菊花正在怒放。一枯一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似乎也在暗示纵然时光匆匆流逝,万物还在努力生长。没有因为光阴无情,就变得颓废起来。

萨都剌意有所指,他出身贫寒如果没有登科入仕就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人。他有才华,也努力拼搏才有了相对优渥的生活。他就是江上芙蓉、阶下黄菊,纵然四处漂泊也要保持生命的韧劲。

刚说到秋风,马上就描写落叶了。落叶在渡口纷飞,看着落叶萨都剌想到了自己。已经年老体衰还要到处奔波,什么时候才能安稳下来呢!扬子渡是扬州附近的渡口,往来商旅行人在渡口登船前往广陵。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趟行程让萨都剌颇感疲倦。天气转冷,舟船劳顿。一方面缅怀昔日好友,另一方面也是在感慨岁月无情。

砧,是捣衣服用的石头。临近傍晚,萨都剌听到了一声声捣衣的动静,夜色降临四下一片寂静,砧声配着清冷月色,让他流露一丝感伤。空中飞过一只大雁,留下一阵悲鸣。萨都剌抬头仰望,只看到霜天月光。

提到江南景色,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繁华热闹。在萨都剌眼中却是冷冷清清,这种反差是为了抒情。果然不出所料,他在尾句抒发胸臆。他是一位长期漂泊在江南各地的异乡客,这么多年来,有了心事找不到亲友诉说。实在想要倾诉的时候,对着孤灯慢慢回味人生往事。

从萨都剌的诗中可以看出,他受到了江南文人的影响。通过描写秋景,反复诉说孤独漂泊。唯一不同之处在于,他没有想要妥协,而是努力积极面对生活。从他的身上可以看到一种矛盾性,既想实现自我价值,又想活得潇洒自在。

在《过广陵驿》中,还聊到了人生遗憾。他自封“淮海客”,说明江南并没有让他有了归属感。他始终是过客的身份,让人读起来格外唏嘘。也许人生就是这样,理想中的生活总是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