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汤汤,奔流万古。当一艘 “钢铁之舟” 劈波斩浪,人们才惊觉这不是船舰,而是奇瑞捷途纵横 G700 完成的全球首次汽车横渡长江挑战。这场壮举不仅改写了交通工具的边界,更奏响了中国智造的时代强音。
惊世挑战:钢铁坐骑的长江横渡时刻
2025 年10月16日上午,芜湖长江江面迎来历史性一幕。奇瑞捷途纵横 G700 在万众瞩目下从鸠江区白茆镇黑沙洲段岸边缓缓驶入江水,随着水位漫过车轮、升至车门下缘,车辆未露丝毫停滞,4.5 节的航速让船尾激起连贯的白色浪痕,最终历时 40 分钟成功抵达对岸,全程零故障的表现震撼全场。
这并非偶然的即兴挑战,而是奇瑞 15 年技术积淀的集中校验。挑战现场,工程师团队实时监测数据显示:车辆核心部件在 IP68 潜水级防护下保持干燥,800V 航行推进器输出稳定,矢量四电机迸发的 18000N・m 轮端扭矩转化为可靠的水中驱动力。更令人惊叹的是,完成横渡后车辆直接从江岸驶入公路,无缝切换至行驶模式,展现 “水陆双栖” 的硬核实力。
此次挑战与 2000 年奇瑞 200 辆风云轿车驶过长江大桥形成跨越时空的呼应 —— 从陆上驰骋到水中航行,两次 “过江” 见证中国汽车工业从追赶到领跑的蜕变。正如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所言:“这是用技术向长江作答,向中国智造致敬。”
技术解密:两栖奇迹的三大核心支柱
纵横 G700 的跨江壮举,源于 “纵横架构” 构筑的三重技术壁垒,让汽车 “当船开” 从科幻变为现实。
两栖动力系统堪称核心引擎。车辆搭载的鲲鹏超能混动 CDM-O 系统,以热效率 45.5% 的 2.0TD 发动机为基础,配合纵置前驱 2 档 DHT,陆地行驶兼具动力与节能;切换水域模式时,800V 航行推进器即时启动,与四轮驱动形成 “水陆双动力链”,即便在流速 1.2m/s 的江水中也能平稳航行。这套系统让车辆实现 970mm 的极限涉水深度,远超传统越野车的性能边界。
全域防护科技为安全护航。1300MPA 热成型钢打造的电池防护舱,如同给能量核心穿上 “金刚铠甲”,配合双层神行电池的密封设计,确保水下航行时电力系统绝对安全。车身关键部位采用船舶级防锈处理,经测试可承受长期潮湿环境侵蚀而无锈蚀痕迹。更贴心的是,水陆模式切换时,车机系统会自动激活舱内气压调节,防止江水倒灌。
智能底盘技术实现全场景适配。纵横云台越野底盘可完成 150mm 高度调节,入水时自动升至 350mm 最大离地间隙,减少水流阻力;四轮独立控制技术让车辆在水下也能灵活转向,避免被暗流冲击偏移航线。这套底盘与全主动悬架协同,使车辆既能在江面平稳 “航行”,又能在江岸崎岖地形轻松脱困。
市场回响:从技术突破到用户共鸣
这场跨江挑战不仅是技术秀场,更精准击中了市场需求的痛点。在 2025 成都车展上,纵横 G700 盲订 24 小时订单破 3.2 万台,用数据印证了 “全领域出行” 理念的号召力。
用户热捧的背后,是产品对多元场景的完美覆盖。对于户外爱好者,它能轻松穿越河滩沼泽,970mm 涉水深度让溯溪探险无需绕道;对于城市家庭,其静谧座舱与舒适悬挂在日常通勤中尽显豪华质感,彻底打破 “越野车 = 高油耗 + 不舒适” 的固有认知。正如奇瑞执行副总裁李学用所言:“它是连接城市与自然的桥梁,让每段旅程都成为自由盛宴。”
行业启示:中国智造的跨界突围
纵横 G700 的成功,为汽车行业开辟了全新赛道。其 “水陆两栖” 技术突破,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场景从陆地延伸至水域,比传统越野车型拓展了 40% 的使用边界,也为行业树立了技术创新的新标杆。
在动力技术上,它证明了电混系统的多元潜力 —— 不仅能实现节能降耗,更可通过多电机协同与推进器集成,创造出燃油时代无法想象的功能形态。800V 高压平台与 4C 超充技术的结合,更解决了户外出行的补能焦虑,6-10 分钟快充 80% 的能力让长途探险无后顾之忧。
从更宏大的视角看,这场跨江挑战延续了奇瑞的创新基因。从 1997 年荒滩建厂的 “一穷二白”,到如今引领两栖汽车技术,奇瑞用 28 年时间诠释了 “自立自强” 的发展密码。这种技术深耕不仅让纵横 G700 在高端越野市场实现弯道超车,更推动中国汽车工业从 “制造大国” 向 “智造强国” 加速迈进。
当国产自主品牌奇瑞汽车的纵横 G700 轮胎再次踏上江岸,江水冲刷的痕迹成为技术突破的勋章。从长江之畔的壮举到千家万户的车库,这款 “水陆双栖” 的汽车正在改写出行的定义。在这场中国智造的远征中,每一项技术创新都在书写答案:所谓极限,就是用来超越的。
文中图片来源奇瑞控股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