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和洪涝其实是农民最为关心的事情,毕竟影响到了农业生产。无论是干旱还是洪涝,都可能直接导致作物减产或者是绝产。农民对于天气的期盼,往往就是风调雨顺的,这样才能有效保障作物顺利生长,到了收成的季节可以实现丰收愿景。
随着时间入秋之后,下雨的天气也自然会比夏季少很多,发生洪涝的概率会整体比较低的。今天就是10月8号,也就是国庆假期最后一天,这一天又是我们农村24节气的寒露,说到寒露其实简单的意思就是寒冷天气到来,晚上会有露水了。白天的天气会比较凉爽,晚上就会有一阵阵的凉意了。

另外此时也是秋收的好季节,南方的水果大量上市,其中产能最大的就是柚子,此时柚子正在采摘,如果遇上坏天气,就会影响农民的采收作业。那么对于接下来的雨水情况,自然是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了。不过国庆期间气候还不错,南方地区基本晴朗为主,接下去可能受到台风影响,南方部分地区可能出现雨水天气。
接下来我们看看老一辈对于寒露有何说法呢?有句古话是这么说的,“秋涝不秋涝,就看寒露”,意思就是接下去秋天的尾巴,有没有大雨,那就要看寒露这一天了。具体的寒露时间是在早上的8点41分,目前已经进入了寒露的节气。按照老一辈说法,寒露在八月就属于早寒露,早寒露对于秋冬的气候影响是今年的寒冷天气会相对比较长一些,可能会多出一个月时间比较寒冷。比如老话说,“上午寒露冻死牛”,“早寒露添三被”的说法。

话题转回来,我们聊聊这句“秋涝不秋涝,就看寒露”到底啥意思?
秋天对于农民来说是怕下大雨,怕洪涝的,秋高气爽才是农民真正的追求。秋季的雨水多还是少,那就看寒露这一天的情况。
如果寒露这一天秋高气爽的话,那么接下去剩下的秋天日子里,气候会相对温和,不会出现大规模的下雨或者持续大雨,秋天就不会发生洪涝了。而寒露这一天要是下雨或者下大雨的话,那么意味着接下去一段时间将会有持续的大雨,秋季洪涝的发生概率就会增加很多了。比如还有一句俗语是这么说的“寒露北风雨,秋稻水中捞”。

这句话理解起来也简单,寒露这一天如果是吹北风还兼着下雨的话,那么也就意味北方的冷空气提前进入我国了,接下去的寒潮来袭,雨水交加会更加频繁,提前进入冬季。那么冬雨将会影响整个秋收,导致还没来得及收割的水稻都浸泡在水中,让农民遭受损失。
秋冬季节,本该是农业作业生产比较频繁的季节,这个季节大家都不愿意看到下雨,一是下雨会给农业生产造成阻碍,二是下雨的话说明寒潮来了,冬天会相对比较冷,对作物的生长也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大家的期盼中,寒露希望是秋高气爽的,今天我们这里晴空万里,农民心里美滋滋的,意味着秋收还能继续进行下去。你们当地天气如何呢?欢迎留言说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