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这玩意真在长春摆出来了,我人还没进场,朋友圈先炸:22米长的大玩具,鸭嘴头戳天,导弹挂得跟晒腊肠似的,谁看谁迷糊。
第一眼确实唬人。机身线条像被美工刀一刀刀削出来,棱角比前男友的心还硬。深色座舱盖一反光,立马有人小声嘀咕:“隐身涂层?”我挤过去一摸,冰凉,塑料味直冲天灵盖,敢情是个全尺寸模型。军迷群里当场分裂:一半人喊“模型也值”,另一半骂“浪费感情”。我站中间,只想问一句:真机到底飞没飞过?
别急,数据先甩脸上。官方标42吨最大起飞重量,3.75马赫极速,3万米升限,4000公里航程。听着牛,可隔壁歼36早飞上天了,六代机都量产了,你白帝还在地面摆pose,这不等于学霸考完试了你才翻开第一页?
但回头一想,不对劲。鸭嘴头不是瞎设计,乘波体能把激波死死按在机腹底下,升力蹭地涨。双垂尾带下反角,像两个往外撇的八字眉,专门治高速震颤。最骚的是弹舱——模型腹部开了缝,里头塞了枚导弹,塑料壳子做得跟真的一样,连铆钉纹路都对齐。我蹲地上瞄了五分钟,腿麻了,脑瓜子开始转:这细节要是纯糊弄,成本也忒高了吧?
展馆小哥看我快钻进去了,过来打圆场:“目前展示的是技术验证概念。”翻译成人话:先画饼,再烙饼。可谁还记得十年前歼20首飞前,满网也是这套说辞?当时一群大V拍着胸脯说“中国搞不出隐身机”,结果2011年一飞,脸肿得跟馒头似的。
现在轮到白帝。有人扒出早年南天门计划的CG图,玄女无人机、承影机甲、鸾鸟母舰,清一色太空歌剧配置。那会儿都当科幻片看,现在玄女缩成模型摆旁边,承影的机械臂能动了,连白帝都长出实体了。进度条拉得比手游更新还快,你说这是纯脑洞?骗鬼呢。
现场还有个细节特瘆人:模型尾喷口装了可动叶片,像鱼鳃一张一合。懂行的哥们悄咪咪说,这是变循环发动机的路子,大气层内外都能喘口气。我当场打了个寒颤——六代机刚上天,空天发动机就安排上了?合着我们跳过五代半直接升舱?
但冷静三秒,问题一堆。3.75马赫听着爽,飞行员扛不扛得住9G过载?30000米高空氧气咋解决?导弹挂在外头,隐形涂层会不会被尾焰烤成脆皮?更别提燃料,4000公里航程得烧多少油?模型可不会回答,只会反光。
旁边大爷捅我:“小伙子,你觉得啥时候能飞?”我瞅着鸭嘴头,想起20年前J10刚露面时,也有人说“发动机不行飞不起来”。后来?后来歼10C都成菜市场网红了。白帝这德行,说不定哪天新闻突然来一句“今日试射成功”,全网又得刷“过年了”。
当然,现在说这些太早。模型再真,也不是真机。但军迷的兴奋点就在这:当别家还在PPT上画饼,我们至少把饼模子端出来了。哪怕最后缩水成高超音速侦察机,也够隔壁 Pentagon 熬秃头。毕竟六代机已经领先,空天战机再抢先一步,老美怕不是得把PPT打印出来叠飞机撒气。
看完收工,我拍了张鸭嘴特写发群里。有人问:“这玩意真能打?”我回:“模型不能打,但能吓。”对面秒懂,发了个“懂了”的表情包。确实,战略忽悠也是战斗力,万一哪天真从3万米扔导弹,谁还管它当初是不是塑料壳子?
所以,白帝到底是科幻还是预告?模型不会说话,但展馆灯光打得跟手术室似的,每道阴影都在提醒:别把人当傻子。中国军工的尿性历来是——能摆出来的,多半已经飞过了;不能摆的,正在加班造。与其纠结真假,不如想想真机首飞那天,热搜得爆成啥样。
现在轮到你了:如果白帝真成空天战机,你最想让它干的第一件事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