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水自北向南蜿蜒流过兴县境内,在晋陕峡谷间冲刷出一片片滩涂。这些被黄河滋养的土地,孕育出了兴县最具代表性的物产 —— 滩枣。每到金秋时节,黄河岸边的枣林便成了一片红色的海洋,那沉甸甸的枣子挂满枝头,将丰收的喜悦写满了黄河滩。
沿着黄河大堤行走,远远便能望见成片的枣林。枣树算不上高大,枝干遒劲地向四周伸展,像是在努力汲取黄河水带来的养分。树干上的纹路深刻而粗糙,那是多年来经受黄河沿岸风沙与日晒的印记,却也让每一棵枣树都显得格外坚韧。树叶间,红彤彤的滩枣挤挤挨挨,有的单个挂在枝丫上,有的三五成群簇拥在一起,饱满的果实将枝条压得微微下垂,仿佛一伸手就能触碰到这份秋日的馈赠。

秋收的日子里,枣农们早早便来到枣林。他们腰间系着布兜,手里拿着长长的竹竿,竹竿顶端缠着柔软的布条 —— 这是为了在打枣时不损伤枝条和未成熟的果实。随着一声轻喝,竹竿轻轻敲打在树枝上,“哗啦啦” 的声响便在枣林间回荡。红色的枣子像雨点般落下,有的直接掉进布兜里,有的落在铺在树下的塑料布上,滚出小小的弧度。偶尔有几颗枣子落在黄河边的浅滩上,被河水轻轻漫过,又随着水波晃荡几下,像是在与这条孕育它的河流作短暂的告别。
女人们则蹲在塑料布旁,将落在上面的滩枣一颗颗捡起。她们的手指灵活地筛选着,把偶尔夹杂在其中的枯叶和小石子挑出来,只留下饱满圆润的枣子。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她们身上,也洒在枣子上,让枣皮的红色愈发鲜亮,仿佛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光。不远处的黄河水缓缓流淌,水面泛着粼粼的波光,与枣林间的红色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秋日丰收图景。
待布兜和塑料布都装满枣子,枣农们便将它们搬到岸边的三轮车上。沉甸甸的枣子堆在车厢里,散发着淡淡的甜香。有人会随手拿起一颗,用衣角擦去表面的灰尘,放进嘴里 —— 清脆的口感中带着浓郁的甜味,那是黄河水与阳光共同赋予的味道。三轮车发动起来,沿着黄河大堤缓缓驶去,车后留下一串车轮印,也带走了这片滩涂秋日里最珍贵的收获。
夕阳西下时,枣林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零星的几片树叶在风中摇曳。黄河水依旧缓缓流淌,仿佛在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也守护着兴县滩枣一年又一年的丰收。那些被运回家的滩枣,会被摊在院子里晾晒,在阳光的作用下,糖分慢慢浓缩,最终成为人们记忆中最香甜的味道 —— 那味道里,藏着黄河的滋养,也藏着兴县秋日里最动人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