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陪98岁外公生活后才醒悟:适老化设计,远不止几个扶手而已

父母会老,我们也会老,愿每一位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多少岁才算老?我外婆上个月去天堂了,享年96岁,我很欣慰能陪她

父母会老,我们也会老,愿每一位老人,都能被温柔以待。

多少岁才算老?我外婆上个月去天堂了,享年96岁,我很欣慰能陪她走完她人生的最后一段路。在陪伴外婆这段时间,我也参与了照料外公(98岁)的生活,这段经历让我亲身感受到了「适老化设计」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很多人在聊「适老化设计」的时候,都在讲安全与方便问题,却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问题——老人的幸福感与尊严。下面,我来聊一些仅供参考的个人观点:

一、老人卧床不起时——

卧床老人无法自主起身,所有生活需求都在床上解决,每天要处理吃喝拉撒、洗澡、换床单等琐事,我才发现——普通家居对卧床老人有多“不友好”。总结一下:这个阶段的设计核心,是“减少老人痛苦、降低照料负担”,这对每一个设计细节都是考验!

1.吃喝拉撒:在床上也要体面

在普通床上喂饭喝水,重心不稳容易洒漏,老人弯腰低头吃喝还会呛咳。

对于吃喝问题,应对方法是把床换成可升降护理床,吃饭时将床头升起至45°,老人能半坐起身,这样的姿势吃喝,呛咳问题解决了。

对于拉撒问题,常见的方法是隔尿垫+便盆,适当采取辅助垫子,能一定程度改善老人的体验。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考虑床用嵌入式便盆,护理床侧面有专门开口,便盆从侧面推进,不用搬动老人就能完成操作,能减轻照料者的负担。

2.洗澡问题:洗浴的“尊严”

对卧床老人而言,洗澡是项大工程——我外婆是个爱干净的人,因此在她最后的时候,我们也是要经常给她洗澡擦身,也许这是她最后的“尊严”。送去卫生间洗,折腾老人与年轻人。在床上擦洗,又有诸多问题,比如——

接水与防水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可以用软管接热水,这样用水会更方便;防水就给床铺上防水垫即可。

最主要的是保温问题,比如现在天气凉了,没暖气的南方,还要注意房间内的保温(装浴霸、制热空调、暖气片),别让老人着凉感冒了。

3.换洗床单:减少搬动,保护老人骨骼

卧床老人长期卧床,床单需要频繁更换,才能保持卫生无异味,但床单更换时要反复搬动老人,容易损伤老人脆弱的骨骼。

可以用“可拆分床单”,床单中间有拉链,平时拉合使用,更换时拉开拉链,分区域更换,不用搬动老人。还可以在床单上铺设护理垫,应对小范围的污染,避免频繁更换整套床品。

4.床的高度也很关键:方便照料者

护理床高度最好调节至与照料者腰部齐平(约70-80cm),换床单时就不用弯腰更省力,也能避免因用力不当碰撞到老人。

二、老人尚能走动时——

当老人还能走动时,适老化设计不能只停留在“防摔倒”,更要兼顾幸福感、安全感和易用性,让老人保持独立生活的能力,享受生活的乐趣。

1.幸福感:让老人“走出去、有人陪”

①电梯是“自由的钥匙”:外公80岁后腿脚不便,之前住的老公房,在3楼、楼下还有一段长坡,每次下楼要慢慢挪,单程就要20分钟,后来干脆不下楼了,每天坐在窗边望着楼下叹气。

后来搬回老家住一楼,外公每天都能到院子转悠转悠,能看到远处的山、天边的云朵,也能听到鸟叫与蝉鸣,心情都好了不少。

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老人,我觉得电梯是他们通往自由的“钥匙”,能自由进出家门,生活才有幸福感——当你老了,你希望是被“独守空房,望窗兴叹”,还是希望能够坐电梯下楼转一转,跟老王老李下几盘棋,再听听邻里的八卦呢?

②陪伴比什么都更重要:老人最怕孤独,相比适老化设计,他们或许更在意后辈的陪伴——如果可以的话,与老人一起居住生活,别让他们的精神世界空虚。

2.安全感:藏在细节里

①地面平整是起码的:老人平衡能力差,地面的任何凸起或凹陷都可能成为“陷阱”。什么下沉式玄关请靠边站,连门槛石、淋浴房挡水条,这些都可能会成为绊倒老人的危险因素。

地面通铺防滑地砖,不要有任何高低差;卫生间淋浴房别装装挡水条,而是做长条地漏,既不会积水,又能排水挡水,保持干区干燥,避免滑倒。

②防滑+扶手:地面防滑是基础,卫生间、厨房、阳台等易沾水的区域,要铺防滑系数较高的地砖,比如仿古砖、亚光砖。

扶手不是越多越好(毕竟空间有限),“按需布局”——卫生间马桶两侧(高度70cm),老人起身时能借力;淋浴房内(高度80cm),洗澡时扶着稳定身体;卧室床头两侧(高度60cm),老人上下床时支撑;走廊墙壁(高度90cm),拄拐走路时辅助平衡。

另外,扶手要选防滑材质,即使手上沾水也不会打滑;扶手末端也要做圆角处理,避免磕碰。

③紧急按钮:老人独自在家时,紧急情况的求助渠道至关重要。在这三个地方安装紧急按钮:床头墙壁(伸手就能摸到)、卫生间马桶旁、客厅沙发旁,按钮连接家人手机,这些设计可能一辈子用不上,但有了它们,老人和家人都能更安心。

3.易用性:让老人“不用学就能用”

①厕所必须要马桶:老人的腿脚腰都像是被绑住的硬邦邦,如果是蹲厕,老人根本就蹲不下去的,外公想回农村养老,我们也是把村里的蹲厕改成了马桶,方便如厕。

②其他易用性细节:老人学习能力有限,家居设计要“简单、直观、不用学”。比如:开关选带夜光的大面板;夜灯用自动感应的,脚一下地就亮灯;墙面与扶手颜色要有较大色彩,避免老人视力下降看不清……这些细节看似微小,却能为老人独立日常活动提供方便,不用依赖他人,保持生活的尊严。

结语

照料外公外婆的这段经历,让我对适老化设计有了全新的认知:它不是冰冷的扶手和设备,而是“以老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卧床时,让老人保持体面;能走动时,让老人享受自由。

适老化设计,不仅要解决安全问题,更要考虑老人的幸福感和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