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孩子说“我不敢”?别着急催,这3句话比“加油”管用10倍

带娃路上,谁没听过孩子那句软软的“我不敢”?游乐场里,看着小伙伴们在高空滑梯上欢呼,他攥着你的衣角往后缩;幼儿园的才艺展

带娃路上,谁没听过孩子那句软软的“我不敢”?

游乐场里,看着小伙伴们在高空滑梯上欢呼,他攥着你的衣角往后缩;幼儿园的才艺展示,明明在家练了无数遍的儿歌,话筒递到面前却把头埋进怀里;第一次尝试骑平衡车,刚踩上去晃了两下,就赶紧跳下来摆手:“妈妈,我不行,我不敢。”

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要么是着急鼓励:“这有什么好怕的?加油,你最棒!”要么是忍不住催促:“别人都敢,就你胆小,快试试!”甚至有些家长还会开玩笑式打击:“这么点小事都不敢,以后可怎么办?”

可这些回应往往收效甚微,孩子反而会更退缩。其实,孩子说“我不敢”,不是在找借口,也不是真的“胆小”,而是内心在发出“我需要安全感”“我不确定自己能做好”的信号。家长的第一回应,不是要立刻逼孩子克服恐惧,而是要先接住他的情绪,再陪他找到勇气。

首先,别急着否定,先共情他的害怕:“妈妈知道你有点怕,没关系,我陪着你。”

孩子的恐惧在成人眼里可能微不足道,但对他来说却是真实存在的“大挑战”。就像我们面对陌生环境会紧张一样,孩子面对没尝试过的事,也会担心失败、担心受伤、担心被嘲笑。这时,否定他的情绪只会让他觉得“我的害怕是错的”,反而更不敢表达。

有次带侄子去学游泳,他站在泳池边迟迟不敢下水,哥哥急着说:“水不深,有教练呢,怕什么!”结果侄子越哭越凶。后来我蹲下来,摸了摸他的头说:“是不是觉得水有点凉,怕脚踩不到底呀?姑姑第一次下水也怕,你看,我先陪你在边上撩撩水,好不好?”

听到这话,侄子慢慢停止了哭泣,点了点头。当孩子知道自己的害怕被看见、被理解,他的情绪会先稳定下来,这才是勇气生长的第一步。共情不是娇惯,而是让孩子知道,无论他怕什么,都有一个安全的港湾可以依靠。

其次,别着急催促,先拆解难度:“我们不着急做,先看看别人怎么做,再试试最小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