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伦敦讯——斯坦福桥的右路终于又响起了熟悉的轰鸣。25岁的里斯·詹姆斯甩开医疗室的阴影,像一辆重装坦克驶回边路,用连续90分钟的满格输出告诉世界:那个能攻善守的“队长”回来了。
过去三年,他躺在病榻上的时间比站在草皮上多,十字韧带、腿筋、脚踝轮番“报警”。最煎熬的不是疼痛,而是袖标戴在手臂却只能在看台督战。“那是我队长生涯最黑暗的一页,”詹姆斯回忆道,“队友在泥沼里拼杀,我却只能递水喊话。”
托马斯·图赫尔时代的伤病洪流,反而成了他领导力的磨刀石。德国教头把战术板递给他,让他参与录像分析、中场训话,甚至允许他在更衣室单独约谈年轻球员。“教练说,领袖不靠出场时间计算,而靠影响力存在。”詹姆斯把这句话写进了队长笔记。
如今,在恩佐·马雷斯卡的“高位压榨”体系里,詹姆斯场均夺回球权7.2次,排名英超后卫第三;他的横传转化为射门次数更是全队第一。英格兰国家队同样受益——图切尔接过三狮军团后,把他钉死在首发名单,“里斯是战术脊梁,”德国人说。
周一晚,温布利灯光下,詹姆斯将臂章交给凯恩前,先拍了拍19岁小将刘易斯-斯凯利的肩膀:“别怕,身后有我。”这一幕,让英媒感叹:那个曾被担架抬出球场的少年,已学会如何用肩膀为队友挡风。
从玻璃人到钢铁侠,詹姆斯的逆袭故事未完待续。目标直指2026美加墨世界杯,他攥紧拳头:“这一次,我要以队长身份,把袖标和奖牌一起带回伦敦。”斯坦福桥南看台回应他的,是经久不息的掌声与歌声——那里的人知道,真正的领袖,总在浴火后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