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是视频哦,可以点开播放的那种……
2025年11月12日,路透社独家报道称,通用汽车已向全球数千家供应商下达指令,要求2027年前彻底清除其北美产汽车供应链中的中国产原材料与零部件,该指令其实早在2024年底就已向部分供应商传达。
同样有这种去中国化思维的还有特斯拉。11月15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斯拉要求供应商为其美国工厂生产的车型排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还计划一到两年内完成所有相关零部件的替换,此前特斯拉已停用部分中国供应商的新订单。
有哪些中国生产的汽车零部件和原材料是不可替代的?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通用和特斯拉之间去中国化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特斯拉只是要求排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而通用则是连原材料都包括在内。从这点细微差别你就能看出来,新能源车压根就不是北美通用的战略方向,因为所有的新能源车都没有办法真正的做到去中国化。
这里随便说几个被中国100%垄断的零部件还有材料——第一个是重庆建设传动的空心转向轴,供应博世和蒂森克虏伯,国外还没有同等竞争力的产品。
第二个是苏州翔楼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谐波减速器的柔轮精冲材料,抗疲劳寿命是国外产品的4倍,成本只有国外产品的30%,吊打所有国外产品。这种新材料供应舍弗勒、麦格纳、法雷奥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间接配套特斯拉、比亚迪、宝马、奥迪等众多国内外车企。正是因为有这种垄断性表现,所以特斯拉才鸡贼地在供应链去中国化的策略当中,把中国产原材料排除在外。
第三个是高端汽车电机当中的钕铁硼永磁体,磁性绝对是国际顶尖水平,国外产品受原材料和成本限制,难以形成实质竞争,相关材料供应给博世还有特斯拉。可能有人会问了,特斯拉用的不是感应电机吗?要永磁体材料干什么?答案很简单,特斯拉上除了驱动电机是感应电机外以外,其它大部分电机都是永磁电机。
还有最后一项就是电池的电解液。原材料不复杂,有碳酸酯、六氟磷酸锂等等,从根本上看,这玩意其实算不得高科技产品,但恰恰就是这种不是高科技产品的东西,主导了国际全球新能源汽车电解液市场。外国产品完全无法与之竞争。你以为不用宁德时代的电池就万事大吉了?LG还有松下也在用中国产电解液。这就好比是说水不是什么高科技东西,但是当你控制了全球的水源,那情况就不一样了。
通用和特斯拉,为什么要这么做?
波哥查了一下,目前,美国并没有出台新的法案,要求车企零部件供应完全去中国化。那么,为什么通用和特斯拉的去中国化这么积极?这其实是和美国之前出台多项针对中国供应链,并且层层加重的法案有关系。
美国政府的目的是希望脱钩断链,降低中美经济依存度,从而做到我能制裁你,但是你不能制裁我。但是这种话又不能明说,通用和特斯拉显然是听到了某些风声,否则这么大的手笔绝不是无的放矢。
这件事从本质上其实体现的是通用和特斯拉对于美国政府的不信任——说白了就是怕美国政府再出幺蛾子。
中国企业受到的影响有多大?
波哥的判断是,这个影响目前来说很小很小。因为目前这么干的北美车企,也就是通用和特斯拉两家。其它的诸如福特、奔驰、宝马、现代还有雷克萨斯的美国工厂,都没有出台这样的政策。
另外,特斯拉只是要求出口北美的车型上不能有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对于销往中国本土和欧洲的特斯拉并无要求,所以,位于上海临港的特斯拉中国并不受此政策影响。同样上汽通用是中国车企,也不受影响。
这里不要跟波哥抬杠,在中国境内所有的合资企业都是中国车企,就连特斯拉中国也属于中国车企,只不过是美资控股的。同理,宁德时代在美国开的工厂,那是中资控股的美国企业,不要把企业注册纳税所在地和控股关系搞混淆,杠精自己可以去查看一下公司法。
最后,诸如福耀玻璃,做车身冲压的威唐工业,做镁铝轻量化材料的万丰奥威,做电驱的华域汽车和德昌电机,做底盘的中信戴卡,做电子和被动安全系统的均胜电子,做橡胶和密封系统的中鼎股份,还有做空调压缩机的奥特佳,这些中资企业在北美都有工厂,可以说几乎不受影响。
对于通用和特斯拉供应链去中国化策略所传出的信号,最害怕的人是谁?

你还别说,还真的是个中国人,就是下周就铁定回国的贾跃亭。目前,贾老板的法拉第未来采购的是长城的整车散件,换个名字在北美组装销售,不管是原材料还是零部件,几乎都是中国原产。
如果真的像通用和特斯拉预测的那样,美国政府脱钩断链这一刀砍下来,第一个被砍头的就是贾跃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