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盟峰会现场,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端着发言稿,上来就放大招:南海主权、国际法、航行自由,巴拉巴拉一顿输出。
结果,尴尬的事情发生了—— 台下安静得像大学早八的教室,没人鼓掌、没人附和,连隔壁的翻译小哥都戴上了降噪耳机。
更离谱的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就坐在第二排,翘着二郎腿,一脸“我就看看不说话”。 这画面,直接被网友做成表情包: “当你以为大哥会替你出头,结果大哥在嗑瓜子看戏。”

菲律宾的“剧本”是怎么写的?
咱们先复盘一下菲律宾的脑回路:
① 拉上东盟十国,集体向中国施压,人多力量大;
② 美国坐镇后方,航母随时开进南海,气势拉满;
③ 自己站在C位,赚足国内民族主义选票。 听起来像爽文,可惜现实是恐怖片。 东盟各国心里想的是:大哥,你挑事别带我,我还想跟中国做RCEP生意呢! 美国心里想的是:小弟,你先上,我在后面给你加油(但不会真动手)。
于是,剧本崩了,演员全跑光了,只剩小马哥一个人对着空气输出。

东盟为何集体静音?
用一句话总结:大家都要吃饭,不想吃炮弹。
越南:我制造业出口还得靠中国供应链;
泰国:中国游客再不来,普吉岛的椰子都要滞销了;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刚重启,可不想再停工;
新加坡:我是港口,不是炮口,谢谢。
就连平时最爱刷存在感的印尼,这次也闭麦了。
原因很简单:跟着菲律宾起哄,得罪中国,好处一分没有;不吭声,最多被小马哥翻个白眼,但生意照做。 这笔账,小学生都会算。

特朗普现场围观
本来特朗普只是来“走穴”演讲,赚点出场费,结果阴差阳错成了背景板。 外媒镜头扫到他时,川宝的表情管理彻底失控:嘴角上扬,眼神里写满了“我就静静看你表演”。
网友辣评: “菲律宾以为请来的是复仇者联盟,结果来了位退休大爷。”
更损的是,有人把特朗普P成了电影《海王》里的海怪卡拉森,配文: “想借我的三叉戟?先过试用期再说。” 这波嘲讽,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美国到底靠不靠得住?
历史课代表上线: 1950年代,美国承诺给南越“撑腰”,结果西贡时刻仓皇跑路; 1970年代,美国拍着库尔德人的肩膀说“兄弟别怕”,转头就撤军,留下一地鸡毛; 2021年,阿富汗政府军还在等美援,美军已经连夜跑路,连翻译都没带全。
总结一句话:美国的小弟就像一次性筷子,用完就扔。 菲律宾现在跳的越高,将来摔得越惨。 别忘了,中国海警船天天在仁爱礁打卡,菲律宾除了喊两句,还能干啥? 真打起来,美国航母会来吗? 会,但只开到关岛,然后发推特:We stand with the Philippines!(精神支持,包邮不包赔)

菲律宾国内的“反噬” 小马哥这波操作,外网没掀起浪,国内先翻车。
菲律宾网友吐槽: “总统忙着在国际舞台表演,马尼拉的洪水谁来管?” “我们连24小时电力都保证不了,还谈什么南海主权?” 更扎心的是,菲律宾民调显示,超过60%的年轻人认为“政府应该先解决国内经济问题”。 民族主义这张牌,偶尔打打能提神,天天打就透支了。 再折腾下去,小马哥的民调怕是要对标前任老杜的“禁毒战争”——高开低走,一地鸡毛。
中国的反制有多稳?
这边菲律宾上蹿下跳,那边中国连发三条微博:
① 海警船在仁爱礁海域依法管控,全程录像;
② 商务部宣布对菲律宾香蕉加强检疫,网友戏称“香蕉也懂政治”;
③ 解放军南部战区发布训练视频,配文“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一套组合拳,不吵不闹,但拳拳到肉。 菲律宾香蕉出口商先慌了: “再这样下去,我们得改行种芒果了。”

给菲律宾的“人生建议” 第一,认清自己几斤几两。
GDP不如广西一个省,军费不够买一艘055大驱,非要学人玩大国博弈?
第二,别把美国当亲爹。 亲爹尚且可能重男轻女,干爹更是靠不住。
第三,学学越南。 同样跟中国有海上争议,越南选择“闷声发大财”,GDP增速年年7%,不香吗? 非要当马前卒,最后只能当炮灰。
东盟峰会这一幕,堪称2024年度国际政治名场面。 小马哥一腔孤勇,东盟集体静音,川宝在线围观,中国淡定喝茶。 世界早就变了,靠“认大哥”混日子的时代过去了。 小国要有小国的生存智慧: 跟邻居搞好关系,比跪舔远房亲戚靠谱一万倍。 否则,就像网友说的: “菲律宾的南海美梦,醒来一看,只剩下一艘破船和一地香蕉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