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舰、导弹、航母战斗群,加勒比海地区的军事部署达到30年来最大规模,而五角大楼的官方说辞仅仅是“打击毒品走私”。
美军“劳德代尔堡”号船坞登陆舰已离开佛罗里达州的梅波特,正在返回加勒比海,重新加入“硫磺岛”号两栖戒备群。这艘圣安东尼奥级舰艇可搭载海军陆战队、直升机和倾转旋翼机,是两栖作战的关键力量。
它并不是唯一驶向该地区的战舰——截至10月底,已有8艘美国海军军舰、一艘特种作战舰艇和一艘核动力攻击潜艇抵达加勒比海。
而“福特”号航母打击群的抵达,将使得该地区美军舰载机数量大幅增加。

01 大军压境:加勒比海上30年最大美军集结
美国海军在加勒比海的军事存在已达到30年来最高水平。这场军事集结不仅规模庞大,而且节奏迅速。
“提康德罗加”级导弹巡洋舰“葛底斯堡”号已抵达该地区,成为第二艘参与美国在加勒比海地区任务的巡洋舰。
与此同时,欧洲航天局“哨兵-2C”卫星拍摄的图像显示,美国海军“硫磺岛”号两栖攻击舰和“格雷夫利”号驱逐舰目前已部署至能够打击委内瑞拉境内目标的海域。
兵力部署值得玩味:“硫磺岛”号搭载了来自海军陆战队第22远征队的1600多名海军陆战队员,以及包括AV-8B“鹞”攻击机、AH-1Z“蝰蛇”攻击直升机和MV-22“鱼鹰”多用途倾转旋翼运输机在内的多型军机。
这支部队不是来加勒比海度假的。
随同“硫磺岛”号行动的还包括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圣安东尼奥”号和“劳德代尔堡”号。整个两栖作战群还包括另外5艘“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攻击型核潜艇“纽波特纽斯”号、美国海岸警卫队巡逻艇和后勤舰艇。
五角大楼的军事部署如此庞大,以至于他们正在重新启用冷战时期废弃的罗斯福罗德海军基地。
这座位于波多黎各的基地在2004年被关闭,如今正在重建之中。美国南方Command于9月17日开始重建工作,这恰好是在该地区军事集结开始后不久。

02 禁毒战争:法外处决还是政权更迭?
特朗普政府为其大规模军事行动披上了“禁毒战争”的外衣。自9月以来,美国政府宣称美军在加勒比海和东太平洋国际水域击沉15艘“贩毒船”,造成至少61人死亡。
美国国会众议院10月30日就此举行机密简报会。美国媒体援引与会民主党国会众议员的话报道,国防部官员并不清楚那些死者的身份。
特朗普政府反复声称,美军“每击沉一艘贩毒船,就拯救了2.5万美国人的生命”。
对此,美国事实核查网站“政治事实”指出,如果特朗普的说法准确,那么5艘船上运载的毒品可造成12.5万美国人死亡,接近美国一年内药物过量致死人数的两倍。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沃尔克·图尔克10月31日发表声明,敦促美方停止对该地区所谓“涉毒船”的袭击。
图尔克称这些军事行动造成的人员伤亡日益严重,是“法外处决”,这些人的死亡“在国际法中没有任何正当理由”,不可接受。
他呼吁对这些袭击事件进行迅速、独立且透明的调查。
美国国内也有不少质疑声音。美国国会共和党资深参议员兰德·保罗批评说:“在不知道姓名、没看到任何证据、没有正式指控或没有收集证据的情况下,就不分青红皂白地杀人……”
美国国会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资深民主党众议员亚当·史密斯则呼吁就袭击行动举行听证会。

03 下一个目标:墨西哥?
就在加勒比海局势紧张之际,美国全国广播公司3日披露,特朗普政府已着手训练地面部队和情报人员,筹备出兵墨西哥打击贩毒集团。
这一计划可能包括有限的地面行动和针对贩毒集团头目及毒品实验室的无人机打击。
美国官员们强调,目前尚未最终拍板,不会马上派兵。但训练工作已经启动,表明计划已超越初步讨论阶段。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4日对此作出强硬回应,称美军踏上墨西哥领土的情况“不会发生”。
她强调:“墨西哥不同意美国派兵”。
这已不是辛鲍姆首次表达这一立场。早在今年5月,特朗普就向辛鲍姆提出派兵扫毒的想法,遭到后者拒绝。
辛鲍姆当时向特朗普明确表示:“你只能在你方领土上做事,我在我方领土上做事”,“我方绝不会接受美军驻扎在我国领土之上”。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8月再提派兵拉美打击贩毒集团的可能性。辛鲍姆随后重申,美国军队不会进入墨西哥境内,“墨西哥不会遭到入侵”。
04 委内瑞拉求援:地缘政治棋局再起
面对美国的军事压力,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正在积极寻求外部援助。《华盛顿邮报》获取的美国政府内部文件显示,马杜罗正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取得联系,以增强本国薄弱的军事实力并寻求援助。
马杜罗请求俄方提供防御雷达、飞机维修服务以及导弹等。
这些请求是以一封马杜罗致普京的信函的形式提出的,并由委交通部部长贝拉斯克斯在上月访俄期间递交普京。
在信中,马杜罗请求俄罗斯帮助提升委的防空能力,包括修复委此前购买的几架苏-30MK2战机。
文件显示,马杜罗还要求俄罗斯协助检修八台发动机和五部雷达,协助采购14套俄罗斯制造的导弹,并提供一些未指明的“后勤支持”。
马杜罗强调,俄制战机“是委内瑞拉在面临战争威胁时最重要的威慑力量”。
美国政府的内部文件还显示,委交通部长贝拉斯克斯近期还协调了一批来自伊朗的军事装备和无人机。
他告诉一位伊朗官员,委需要“被动探测设备”“GPS干扰器”以及“航程达1000公里的无人机”。
05 门罗主义:幽灵再现拉美上空
特朗普政府的军事行动引发了人们对美国在拉美地区战略意图的广泛猜测。多种迹象表明,美国外交政策重点正在向西半球转移。
据多家美媒预测,五角大楼即将发布的最新国防战略中,将把“保卫国土和西半球”列为首要任务,拉美将被列入美国的“国家安全关键优先事项”。
这意味着源自19世纪、将西半球视为自身势力范围的“门罗主义”重新回归美国外交政策核心。
美国《华尔街日报》甚至把“门罗2.0”称作“美国保守派生态系统中的流行口号”,其特征是减少软实力投资,强化军事威慑与经济压力。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专家丹尼尔·拜曼警告,由于美国长期干预拉美国家事务,“拉美对美国的军事力量非常敏感”,美国近期的军事袭击可能引发拉美地区强烈反弹。
这种反弹已经出现。哥伦比亚总统佩特罗指責特朗普政府打击“贩毒船”是“谋杀”。
作为回应,白宫终止对哥援助并威胁增加关税,甚至宣布制裁佩特罗及其妻子、长子以及哥内政部长阿曼多·贝内德蒂。
美国前副国务卿托马斯·香农认为,特朗普政府正“传达一种恐吓信息”,如果袭击委境内地面目标,尤其当其行动带有某种政治目的时,“事态肯定会升级”。
“福特”号航母打击群正在驶向加勒比海,这个世界最大的航母搭载着超过4000名军事人员。在波多黎各,废弃已久的罗斯福罗德海军基地重新亮起灯光,跑道正在修复,以迎接更多战机的到来。
门外,联合国人权高专的谴责言犹在耳;门内,美国国会议员们仍在追问那些被击沉船只上死者的身份。
而在遥远的莫斯科,克里姆林宫正密切关注着加勒比海的局势发展,一场看似禁毒的军事行动,正悄然拉开大国博弈的新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