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砰!”
一声闷响,丈夫的拳头砸在了车门上。
那一刻,空气安静得可怕。车窗外,站着他那位惊讶的女同事;车后座,是我们不知所措的儿子。而我,在这段快三十年的中年婚姻里,第一次因为一句话,成了里外不是人。
都说夫妻关系越久越平淡,但我从没想过,平淡的尽头,是他能把耐心温和地给了别人,却把最伤人的脾气和不耐烦,留给了最亲近的我。
那天晚上,我没哭,也没跟他吵。
他就坐在沙发上,一遍遍地划着手机,似乎在等我开口,等我说一句“我错了”,好让今天这尴尬的一幕翻篇。
可我只是呆呆地坐着,反复想一个问题:“是不是我的错?” 在这种令人疲惫的中年婚姻里,当夫妻沟通变得越来越难,女人好像总会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炉灶上汤锅咕嘟咕嘟响着,满屋子都是莲藕和排骨的香气。窗外,万家灯火一盏盏亮起。这个我经营了快三十年的家,此刻却让我感到无比陌生。
想了很久,我得出一个结论:我没错。我只是没他“豁达”。
他能把耐心和客气当成公关礼物,微笑着到处派送,而我攒下的那点好脾气,只想小心翼翼地留给家里人。
后来有一次,周末在家看儿子给阳台上的花施肥。他一边埋肥一边嘟囔:“妈,这好肥料可不能总逮着一盆使劲,得雨露均沾,外面那几盆野花也得给点,不然不好看。”
我看着他,心里咯噔一下,忽然就想通了。
我丈夫这种行为,不就像是化肥洒在了别人家地里吗?
自家地里,因为太熟悉了,觉得不客气是应该的,就忘了浇水施肥,任由它一天天贫瘠下去。
别人家的地里,因为要体面,要维持一个好人缘,反而三天两头去松土、去灌溉,伺候得比谁都精心。
很多男人到了中年,不是没有好脾气,只是把家庭设成了免打扰模式,却给全世界都开启了热情服务。
想通这一点后,我像是被人从水里捞了上来,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
那口气里,有委屈,有不甘,但更多的是一种奇怪的轻松。
我彻底不想吵了。地是他的,化肥也是他的,他爱洒哪儿洒哪儿,我管不着。我唯一能管的,只有我自己的这片地,不能再因为傻等他的雨水而荒下去了。
从那天起,我给自己立了三条铁规矩,或者说,是三条保命条约。
第一条,嘴巴上下班。他再不耐烦,我就闭嘴。我终于明白,一个聪明的女人,不是要赢得每一次吵架,而是要懂得在什么时候,保存自己的能量。我的嘴巴,是用来吃饭喝汤的,不是用来跟他的坏脾气硬碰硬的。
第二条,身体上挪窝。他一开始甩脸子,我就立刻离开那个房间。去阳台给我的花剪剪枝,去厨房研究一道新菜,或者干脆换上鞋,下楼去公园快走两圈。我的身体在哪,我的心情就在哪。我不能让他的乌云,一直笼罩着我的屋檐。
第三条,心情上断舍离。他带回家的那些负面情绪,就像一个不属于我的快递。以前我总爱拆开看看,结果弄得自己也一身晦气。现在我学会了,我不“签收”,那它就不是我的。他有他发脾气的自由,我有我不接收的权利。
女人到了中年要明白,最高级的自律,就是管好自己的心情。你不高兴,他不会少块肉,但你会多几条藏不住的皱纹。
第二天早上,我在玄关整理自己的包,准备出门。
他像往常一样送孩子,走到门口换鞋。
我看了眼窗外,天有点阴。我从鞋柜上拿起一把伞,递给他,说:“天气预报说可能下雨。”
他正弯着腰,闻声抬起头,愣了一下。眼神很复杂,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只是点点头,默默地接过了伞。
他出门后,我一个人坐在餐桌前,慢慢喝完了那碗粥。
今天的车里,应该只有他们父子俩了。
他没有道歉,我也谈不上原谅。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继续着。
我递伞,不是因为还指望他能为我撑伞,而是我已经放过了我自己。我希望他出门别淋湿,那是我作为妻子的本分。但我更清楚,我的世界里,晴天还是雨天,我自己说了算。
他可以是我的天气,但我手里,永远有自己的伞。这可能就是我找到的,如何调节自己,与这段中年婚姻和平共处的方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