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梅这辈子没跟亲妈红过这么大的脸,直到那天她从外地打工回来,推开家门就听见婆婆赵桂兰对着邻居王阿姨说:“以后乐乐就跟你过,我百年后,这房子也有你一半。”
先说说我们家的底子,就是千万个背井离乡家庭的缩影。我妈赵桂兰,今年 62 岁,退休前是棉纺厂的挡车工,嗓门大性子急,却唯独对孙子乐乐宠得没边;我爸早逝,妈一个人拉扯我长大,我嫁给同村的张强后,夫妻俩就去了浙江打工,把刚上小学的乐乐留给了我妈带。张强是装修工,我在电子厂做流水线,一年到头就春节能回家待几天,平时全靠视频跟孩子联系,家里的事基本都听我妈的。
那天是周五,我特意提前请假回来,想给乐乐一个惊喜。刚走到单元楼下,就看见我妈和王阿姨站在楼道口说话。王阿姨是去年搬来的独居女人,大概五十多岁,听说以前是小学老师,退休后一个人住,平时会帮我妈接乐乐放学,我一直以为就是普通邻里交情。

“妈,您说啥呢?” 我推开门,声音都在发颤。
乐乐正趴在茶几上写作业,抬头看见我,高兴地扑过来:“妈妈!你怎么回来了?”
我抱着乐乐,眼睛却盯着我妈:“您刚才说,要把乐乐交给王阿姨?还要分房子给她?”
我妈脸色变了变,却硬着头皮说:“是,我已经想好了。王阿姨人好,又有文化,比你会带孩子。”
“我是孩子亲妈!” 我气得眼泪都掉下来了,“您是不是老糊涂了?她是外人,您怎么能把孙子给外人?”
王阿姨赶紧打圆场:“小梅,你别误会,是你妈太客气了,我就是帮着照看孩子,没别的意思。”
“有什么误会?” 我转向我妈,“您今天必须把话说清楚,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做?是不是她给您灌了什么迷魂汤,还是您欠了她钱?”
我妈被我问得急了,一拍桌子:“我没欠她钱,也没被洗脑!我就是觉得对不住她,想补偿她!”
“补偿?” 我愣住了,“您跟她非亲非故,有什么好补偿的?”
这时,张强也从浙江赶回来了,刚进门就听见我们吵架。得知事情原委后,他也急了:“妈,您这玩笑开得太大了。乐乐是我们的孩子,怎么能交给别人?再说这房子,是您和我爸一辈子的心血,怎么能分给外人?”

我妈见我们都反对,干脆耍起了脾气,把自己关在卧室里,饭也不吃,话也不说。王阿姨叹了口气,跟我们说了声 “抱歉”,就匆匆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家里气氛降到了冰点。我和张强轮流劝我妈,可她就是油盐不进,坚持要让王阿姨参与照顾乐乐。乐乐倒是没什么意见,还跟我说:“王阿姨可好了,会教我做手工,还会给我做糖醋排骨,比奶奶做的还好吃。”
我心里更慌了,总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张强托小区的老街坊打听王阿姨的底细,得到的消息都是她为人和善,平时深居简出,没什么不良嗜好。可越是这样,我越觉得不对劲,一个无亲无故的人,为什么会对我家孩子这么好?我妈又为什么要拼了命地补偿她?
为了弄清真相,我开始偷偷观察我妈。有一次,我看见她从衣柜里翻出一个旧木盒,里面装着一沓泛黄的信件和一张老照片。照片上是两个年轻姑娘,穿着碎花衬衫,笑得一脸灿烂,其中一个很像年轻时的我妈。
我趁我妈不在家,偷偷打开了信件。信里的内容让我浑身发冷,写信的人叫 “秀琴”,称呼我妈为 “妹妹”,信里反复提到一个叫 “小宝” 的孩子,说自己实在养不起,只能把孩子送养,让我妈以后帮忙照看。落款日期,是三十年前。
我拿着信件,手都在发抖。难道王阿姨就是信里的 “秀琴”?那个 “小宝” 又是谁?

我妈回来后,我把信件放在她面前:“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秀琴是谁?小宝又是谁?”
我妈看到信件,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她沉默了很久,终于开口,说出了一个埋藏了三十年的秘密。
三十年前,我妈还有一个双胞胎姐姐,叫赵秀琴,也就是现在的王阿姨。当年姐妹俩同时怀孕,可家里条件差,根本养不起两个孩子。我妈生了我之后,身体不好,而我姨妈生了一个儿子,也就是小宝,却因为难产落下了病根,根本无力抚养。
当时我爸的单位有福利分房,条件是只能给独生子女家庭。为了能分到房子,也为了让小宝能有个好前程,外婆和外公商量后,决定把姨妈的儿子送养,还让姨妈暂时搬出去,对外宣称家里只有我一个孩子。
姨妈舍不得孩子,却又别无选择,只能含泪把小宝送给了一对不能生育的教师夫妇。从那以后,姨妈就像变了一个人,性格变得沉默寡言,后来又因为感情不和离婚,一个人孤零零地过了大半辈子。
“我这些年,心里一直不好受。” 我妈哽咽着说,“当年要不是为了分房,要不是为了给你更好的生活,你姨妈也不会骨肉分离,也不会过得这么苦。去年她搬到这里,我认出了她,可我没脸跟她相认,只能偷偷帮她做点事。”
“那您为什么要把乐乐交给她?” 我问。

“你姨妈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能亲手照顾自己的孩子。” 我妈说,“乐乐跟当年的小宝长得很像,她每次看到乐乐,眼睛都挪不开。我想让她多陪陪乐乐,也算弥补她当年的遗憾。至于房子,本来就该有她一份,是我们欠她的。”
我和张强都愣住了,没想到这里面藏着这么深的隐情。我们一直以为我妈是老糊涂了,却不知道她是在偿还三十年前的愧疚。
第二天,我主动找到了王阿姨,也就是我的亲姨妈。我把我妈的想法告诉了她,也跟她道了歉:“姨妈,对不起,之前是我误会您了。”
姨妈看着我,眼泪掉了下来:“不怪你,都怪我当年太懦弱,没能守住自己的孩子。这些年,我也一直在找小宝,可一直没找到。看到乐乐,我就像看到了小宝小时候的样子,忍不住想多照顾他。”
“您要是不嫌弃,以后就常来家里住吧。” 我说,“乐乐也需要您,我们一家人,本该在一起的。”
姨妈点点头,紧紧抱住了我。
从那以后,家里的气氛变得融洽起来。姨妈经常来家里吃饭,还会辅导乐乐写作业,乐乐也亲切地叫她 “姨婆”。我和张强商量后,决定不再去浙江打工,就在本地找了份工作,既能照顾孩子,也能陪伴两位老人。
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姨妈做了一桌子好菜,其中就有乐乐最爱的糖醋排骨。我妈看着姨妈和乐乐说说笑笑的样子,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其实,我已经找到小宝了。” 姨妈突然说,“他现在过得很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我已经跟他相认了。”

我们都很惊喜,纷纷向她道贺。
“以前我总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满是遗憾。” 姨妈说,“现在好了,找到了小宝,又认回了你们,我终于圆满了。”
我妈握住姨妈的手:“姐,对不起,让你等了这么多年。以后,我们再也不分开了。”
姨妈摇摇头:“不怪你,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我们一家人能团聚,比什么都重要。”
乐乐举起酒杯,奶声奶气地说:“祝奶奶和姨婆身体健康,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
我们都笑了,眼泪却忍不住掉了下来。原来,亲情从来都不会被时间和距离打败,即使有过误解和遗憾,只要心在一起,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现在,我们一大家人其乐融融地生活在一起。我妈和姨妈每天一起去买菜、跳广场舞,乐乐放学回来,总有两位老人陪着他。我终于明白,我妈当年的决定,不是偏心,而是对亲情的弥补,对遗憾的救赎。
生活或许总有不完美,但只要我们愿意放下过往的恩怨,学会包容和理解,就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而那些曾经的遗憾,也会在家人的陪伴中,慢慢被治愈,变成生命中最珍贵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