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民间故事:古榕救主

岭南大岭村的夏日湿热难耐,唯有陈家祖宅后那棵百年的古榕,能撑开一片清凉天地。这榕树主干需五人合抱,气根垂地成林,树冠如云

岭南大岭村的夏日湿热难耐,唯有陈家祖宅后那棵百年的古榕,能撑开一片清凉天地。这榕树主干需五人合抱,气根垂地成林,树冠如云,遮天蔽日。村里老人都说,这树有灵,它见证了大岭村数代人的兴衰。

陈秀才名叫“延礼”,今年二十八,已是第三次乡试落第。回到家中,他看着满架诗书,长叹一声:“莫非我陈延礼,真不是读书的料?”那日傍晚,他搬了张竹椅在榕树下乘凉,不知不觉竟睡着了。梦中见一绿袍长者,手持书卷,对他微笑:“何处青山不埋骨,何必单恋功名路?”

陈延礼突然惊醒,心想:既然功名无望,何不将满腹诗书传授给村里的孩童?第二天他在榕树下清理出一片空地,摆了几张桌椅开办私塾。起初只有三五个孩子前来,后来乡亲们见陈延礼教得用心,学费只收些米粮果蔬,学生渐渐多了起来。教书间隙,他常倚着树干备课,或对着榕树吟诗。这时,总有一阵微风拂过,榕叶轻摇,仿佛在回应他。陈延礼觉得,这榕树当真听得懂他的话。

这年入夏,天气格外反常。蝉鸣早歇,蚂蚁成群搬家,连村中的老狗都焦躁不安。有经验的老农说:“怕是有大风灾。”七月初三,天色骤变。乌云如墨,从海上滚滚而来。狂风呼啸,那榕树的万千枝条仿若着了魔般,癫狂舞动。陈延礼担心这棵陪伴他多年的榕树在狂风中会受损伤,狂风裹挟着暴雨,如利箭般射向他,但他毫不退缩,一次次俯身抱起沉重的大石块,艰难地挪动到榕树根部。 一番忙碌之后,他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躯回到自己的书房。

这一夜,风雨如磐。陈延礼在油灯下批改学生课业,忽听得屋顶瓦片噼啪作响,紧接着一声巨响,房梁竟裂开一道缝!他大惊失色,正要夺门而出,却见房门已被狂风吹得变形,怎么也打不开。屋顶开始坍塌,瓦砾、灰尘纷纷落下。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数条粗壮的榕树枝条破窗而入!它们有如巨蟒,有如人臂,精准地托住正在下坠的主梁。紧接着,更多的枝条蜂拥而至,纵横交错,在陈延礼头顶结成一张密网,挡住了砸落的杂物。陈延礼目瞪口呆,但求生本能让他迅速从枝条间的缝隙钻出,踉跄逃到院中。回头一看,他惊呆了:整间书房已被榕树枝条密密包裹,如同一个巨大的蚕茧。在狂风中,房屋虽摇摇欲坠,却始终没有倒塌。这一夜,陈延礼蜷缩在榕树枝条下,听着风嚎雨啸,心中却无比安宁——有老榕树的守护,他无所畏惧。

次日风停,村民见状无不称奇。那榕树为救书房,竟有九根主枝断裂,断口处渗出乳白色汁液,更让人惊奇的是,救屋的榕树在风雨停歇后竟迅速枯萎,由青绿转为灰白,仿佛耗尽了全部生命力。陈延礼抚摸着那些枯萎的枝条,泪如雨下:“老榕啊老榕,你何苦为我如此牺牲!”

当夜,他又梦见那绿袍老者。老者身形黯淡,面容憔悴,对他拱手道:“承蒙君家数代人悉心照料,这份深情厚谊重如泰山。今日能有机会报恩,实乃我心甘情愿之举。只是老夫元气大伤,恐将沉眠,往后岁月,再不能为君遮风挡雨了。”陈延礼在梦中泣拜于地:“您救我性命,恩同再造。余生我定当竭尽全力,助您恢复生机!”

梦醒之后,陈延礼心中唯一所念,便是如何救活老榕树。他访遍了周边的老农和花匠,询问救治古树之法。他按照土方,不辞辛劳,一次次进山,背回一袋袋黝黑肥沃的泥土,细心地培在树根下。有村民告诉他,古树是有灵之物,需以自身精气滋养。于是,陈延礼每日教书之余,便坐在树下,如同往日一样读书吟诗,将满腔的诚心与期盼,透过话语传递出去。寒来暑往,无论刮风下雨,陈延礼照料古榕从未间断。他的双手因劳作而变得粗糙,但他的眼神却始终充满希望。

转眼已是次年暮春一场雨后,陈延礼来到树下检查。他几乎是趴在地上,一寸寸地审视着那些枯萎的气根。突然,他的目光凝固了——就在一根最粗壮的枯黄气根的基部,紧贴着新培的湿润黑土处,他竟看到了一株柔嫩至极的新芽,怯生生地从看似毫无生机的枯木中探出头来,在微雨中含着晶莹的水珠,仿佛一颗碧绿的珍宝。“老友……你到底还是回来了。”

自那以后,陈延礼依然每日在榕树下教书,照料古榕更加用心。而那点新绿,也日复一日地舒展开来,生出一片小小的叶子,两片,三片……如同一个缓慢而坚定的承诺,诉说着生命的不屈与重逢的喜悦。村民们皆言,是陈秀才那至真至诚之心,扭转了古树的枯荣之象,唤醒了沉睡的树魂。而这棵历经百年风雨的古榕,也用它萌发的新芽,无声地告诉世人:真心能换得回天力,草木也懂得守护那双不曾放弃它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