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哥一路走好,你的遗作不会被忘记。”2025年11月1日,导演王晶在微博发文悼念冯淬帆,字句间满是唏嘘。而这份悼念更打破了两人持续两年的僵局——2023年冯淬帆曾在开机仪式上怒骂王晶 “王八蛋”,将合作的经典喜剧斥为 “一生耻辱”。如今面对旧怨,王晶的回应耐人寻味:“我不怪他,到底年纪大了,又独自生活,可能头脑有点混乱。”

冯淬帆10月31日在台湾病逝的消息传开后,王晶是圈内较早发文悼念的影人之一。他在文中特意提及一个细节:“冯淬帆也走了,与许绍雄只差一天。” 随后更感慨,自己当年最常用的 “三大喜剧催化剂”—— 冯淬帆、许绍雄、吴孟达,如今已全部离世,字里行间藏着对一个时代落幕的怅然。

当被媒体追问如何看待冯淬帆生前的激烈指责时,王晶的态度与2023年的强硬反击截然不同。他坦言两人多年未见,直到对方骂战爆发才知晓其近况,言语间多了几分包容:“许多人说他脾气火爆爱骂人,但这是他保护自己的方法,其实他有点欺善怕恶。” 他还透露早年和冯淬帆约饭时,隔壁桌江湖人敬酒,冯淬帆吓得立刻要买单离开,用往事佐证对方 “外强中干” 的性格,消解了骂战的尖锐感。
这份 “不怪他” 的表态,与王晶 2023 年的回应形成鲜明对比。当时冯淬帆炮轰后,王晶曾在微博猛烈反击,讽刺对方 “患上被害妄想症,自以为是八旦神”,甚至调侃 “用病人当演员违法”,火药味十足。如今生死相隔,昔日争执终在一句 “头脑有点混乱” 中归于平静。
王晶与冯淬帆的矛盾,本质是港片商业与艺术的理念碰撞。两人曾是80年代香港喜剧的 “黄金搭档”,合作的《精装追女仔》《最佳损友》《求爱敢死队》等影片,以无厘头闹剧风格横扫票房,冯淬帆饰演的油滑配角更成为标志性形象。那时冯淬帆刚入行不久,坦言拍喜剧是 “为五斗米折腰”,靠着这些作品才改善了生活。


但随着年岁增长,冯淬帆对喜剧的认知逐渐转变。2023年3月,77岁的他在电影《蝴蝶大厦》开镜仪式上,突然情绪激动地摔话筒炮轰:“王晶这个王八蛋!害了很多人很惨,他拍戏拍得太离谱了!” 他更将与王晶合作的经典定义为 “烂戏”,直言 “这是我一辈子的耻辱”,甚至立誓不再出演闹剧,彻底与过往的喜剧形象切割。
这场公开决裂让外界哗然。有业内人士透露,冯淬帆晚年定居台湾后,对演艺事业的 “艺术性” 愈发执着,认为王晶的商业喜剧 “拉低了演员格调”,而王晶始终坚守 “娱乐至上”,两人理念早已背道而驰。骂战爆发后,两人彻底断绝联系,直到冯淬帆离世才以这种方式 “重逢”。

王晶与冯淬帆的恩怨,实则是港片黄金时代的典型缩影 —— 一边是王晶代表的 “票房至上” 派,以密集笑点和通俗叙事满足大众娱乐需求,养活了大批从业者;另一边是冯淬帆晚年追求的 “艺术尊严”,反感 “闹剧式喜剧” 的浅层表达,渴望突破表演边界。
这种博弈在两人合作时就已埋下伏笔。王晶曾在采访中说:“冯淬帆演戏很有天赋,但总纠结‘戏太俗’,可观众就爱这口。” 而冯淬帆后期接受访问时也坦言,当年拍《精装追女仔》时,多次和王晶争执台词 “太粗俗”,但最终还是妥协于票房压力。随着港片式微,这种早年的妥协在冯淬帆心中逐渐演变成 “遗憾”,最终以骂战的形式爆发。

值得一提的是,两人的作品虽被冯淬帆斥为 “耻辱”,却成为一代人的青春记忆。网友翻出《精装追女仔》中冯淬帆与周润发互怼的片段,画面里的嬉笑怒骂仍具感染力,评论区满是 “明明是童年笑点密码,怎么就成了耻辱” 的不解。有影迷直言:“没有王晶的商业片平台,或许就没有后来被记住的冯淬帆。”。



从《精装追女仔》的片场欢笑,到公开互斥的尴尬,再到生死相隔的和解,王晶与冯淬帆的故事,写尽了香港电影人的聚散离合。冯淬帆晚年的 “决裂”,是老艺人对艺术尊严的坚守;王晶如今的 “不怪”,是对时代战友的最后体面。
当 “犀牛皮” 的经典形象仍在银幕上发光,当《最佳损友》的台词还被影迷念叨,那些关于 “烂片” 与 “经典” 的争执,早已在时光中失去了锋芒。毕竟,他们共同留下的笑声,比任何恩怨都更长久。
三大喜剧催化剂虽已远去,但港片黄金时代的印记,永远刻在了那些被反复播放的胶片里。正如王晶所言:“遗作不会被忘记”——或许这才是对逝者最好的悼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