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请麻省理工修电磁弹射不如用锤子”!特朗普下令回归蒸汽,中国技术却稳步超车!

所观应有所思,所思应有所警,所警应有所醒!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首舰“福特”号服役多年,如今仍饱受电磁弹射器性能不可

所观应有所思,所思应有所警,所警应有所醒!

美国“福特”级核动力航母的首舰“福特”号服役多年,如今仍饱受电磁弹射器性能不可靠的困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此已经失去耐心,他于10月28日在驻日美军“华盛顿”号航母上宣布,将签署总统行政令,要求美国航母改回蒸汽弹射器。

看到这个新闻感觉既在情理之外,又在意料之中。连美国这个号称西方自由、文明、技术先进的灯塔,都开始采用老旧蒸汽技术,摒弃了先进的电磁弹射,实属意外。但是又想到这个事情是由懂王提出的,那就没有什么奇怪的了。

毕竟在他口中就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而且之前我们也说过,比起当总统他更是一个商人。商人嘛更容易从成本、收益的角度去考虑评估这件事情,那么对于他来讲,国内债务问题、经济问题严峻,所以上台就搞开源节流。军事方面,美国还是世界上拥有航母最多的国家,单从数量上就呈现觉得压到态势,所以这种起飞技术方面对他来说不是重要的,哪个便宜哪个稳当用哪个。毕竟对于自信的懂王来讲,航母这块的实力他很放心。

“我们有蒸汽弹射器,而且运转得非常好,已经用了50年,对吧?所以我们要回归蒸汽。”特朗普称,“我将签署一项行政令,当我们建造航母时,弹射器用回蒸汽弹射,升降机改用液压驱动。他们(美国海军)花了几十亿美元制造愚蠢的电动系统。问题是,一旦它坏了,你就得派人去麻省理工学院,把世界上最聪明的人请过来维修。至于蒸汽系统,他们说用锤子和喷灯就能修好。而且效果一样好,甚至更好。我喜欢蒸汽从甲板上喷涌而出的美妙景象。用电磁弹射的话,就看不到这种效果了。”

这个就是他的原话。

其实从技术原理上看,电磁弹射器本应是航母发展的“未来方向”。美国海军曾宣称,相比蒸汽弹射器,电磁弹射器有三大核心优势:

一是出动效率更高,由软件控制的弹射系统重置时间更短,能让舰载机起飞频率大幅提升;

二是适配性更强,可通过精细调整弹射力度,满足从轻型无人机到重型舰载机的不同起飞需求,这对未来“福特”级航母搭载舰载无人机至关重要;

三是保护舰载机,柔和的弹射过程能减少舰载机机身的磨损,延长其使用寿命。

与之配套的电机驱动弹药升降机,设计指标同样亮眼。负载11吨时,升降速度可达每分钟46米,是“尼米兹”级航母液压升降机的两倍,且日常维护需求更少,能大幅提升弹药运输效率,为舰载机快速挂弹提供保障。

当然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懂王之所以会提出这样的要求就在于美国的电磁弹射技术并不可靠!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截至2018年9月,“福特”号的电磁弹射器进行了747次弹射试验,其中出现10次严重故障——这一数据远超美国海军“平均4166次弹射出现1次严重故障”的标准,故障率是预期的近56倍。

更棘手的是,电磁拦阻系统也同步拉胯。在763次着舰降落测试中,阻拦装置出现10次操作失败,同样大幅超过“每1.65万次降落发生1次故障”的要求。这意味着,“福特”号航母在舰载机“起飞”和“降落”两个关键环节,都存在严重的可靠性隐患。

这么看起来似乎懂王的决策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现在将“福特”级航母建改回蒸汽弹射其实也是不可能的,或者说可能性比较小。主要的原因就有以下三点:

蒸汽弹射器的生产线早已中断。自2008年最后一艘“尼米兹”级航母“布什”号服役后,美国相关企业就停止了蒸汽弹射器的生产,相关技术工人也大量流失。要重新启用蒸汽弹射器,不仅需要重建生产线,还得重新招募和培训工人——这一过程需要耗费数亿美元资金和数年时间,与特朗普“节省资金、减少建造时间”的初衷完全相悖。

“福特”级航母的舰体设计根本不兼容蒸汽弹射器。“福特”级航母从一开始就围绕“全电推进”理念设计,核反应堆产生的电力直接供给全舰电网,为电磁弹射器、电磁拦阻系统等设备供电,舰体内部没有预留蒸汽弹射器所需的庞大蒸汽管道空间。

还有现在“福特”级航母的建造进度,也让“改回蒸汽弹射”变得不切实际。二号舰“肯尼迪”号已基本建成,三号舰“企业”号和四号舰“多里斯・米勒”号也已开工建造,且均采用与“福特”号相同的电磁弹射器设计。

其实关于福特级航母的这个技术争议本身,本质上是一个对于技术迭代的一种博弈讨论。

归根结底就是它的这个技术是先进的,但是对于美国而言,在应用方面却又是不成熟的,所以造成了这个困境。照理来讲,起码得等相关技术成熟的时候,再应用到航母上。

那为什么美国会这么匆匆忙忙地上不成熟的技术呢?必然是感觉到了危机,那这种危机感是什么造成的?我想大家心里都有一个答案!

言归正传,照理警示一下,美国海军走的弯路告诉我们,技术创新需要勇气,但更需要务实的规划——既要看到未来方向,也要守住当下的可靠性底线,否则再先进的技术,也只能沦为“纸面战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