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哈马斯宣称要交权:打两年得不偿失,加沙一无所有,他们后悔吗?

10 月 11 日,哈马斯高级官员宣布将放弃加沙统治权,其放下武器的前提条件是将武装移交巴勒斯坦国。此前,流亡卡塔尔的哈

10 月 11 日,哈马斯高级官员宣布将放弃加沙统治权,其放下武器的前提条件是将武装移交巴勒斯坦国。此前,流亡卡塔尔的哈马斯首脑哈亚已对外宣布,在阿拉伯国家与美国的担保下,加沙战争实现停火,同时他呼吁这些国家监督以色列遵守停火承诺。

几乎同步,以色列内阁召开会议,正式同意与哈马斯达成的加沙人质交换协议,计划于 10 月 13 日哈马斯释放人质时,同步释放 1900 余名巴勒斯坦囚犯。至此,持续两年的加沙战争终于落下帷幕。当硝烟渐散,我们不妨回溯这场冲突,剖析哈马斯与以色列各自的得与失。

从哈马斯视角来看,部分支持者与加沙民众仍将此战称为 “胜利”,但这更像是自我慰藉 —— 这样的结果真能算作胜利吗?从人质交换协议中,哈马斯仅获得以色列释放 1900 名巴勒斯坦囚犯这一项实际收益,而其失去的,远比 2023 年发动战争时更多。

战前的加沙,拥有 200 万常住人口,不仅有大学、海滨浴场等公共设施,更有错落的建筑与完整的生活配套,民众生活虽不富裕却井然有序。如今的加沙,几乎找不到一栋完好的楼房,数万人在冲突中死伤,更多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当地社会根基已被严重摧毁。

此外,哈马斯的核心领导层几乎被清除,数万名武装分子伤亡,组织战斗力大幅折损。更关键的是,正如前文所述,战后哈马斯不得不交出统治权、放下武器 —— 要知道,2023 年之前,他们是加沙绝对的掌控者,在当地拥有说一不二的话语权。

从发动战争到让加沙陷入 “一无所有” 的境地,哈马斯带给自身与加沙民众的只有深重灾难,这样的结局何来 “胜利” 可言?显然,这场战争对哈马斯而言,是典型的 “得不偿失”。

再看以色列的得失。以色列的损失同样沉重:1500 余人在冲突中丧生,数百名士兵遇难,还有数十人曾被哈马斯扣为人质,这些生命代价难以估量。但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战争期间,以色列政府与军方未损失一名高级官员或将军,核心决策与指挥体系始终稳定。

更重要的是,经过两年战争,以色列的周边安全环境获得空前保障:哈马斯基本退出地区权力舞台,黎巴嫩真主党被压制到不敢越境发动袭击,叙利亚前总统巴沙尔政权倒台后,以色列与叙利亚新政府正推进安全协议签署,同时以色列还成功摧毁了伊朗的核设施。即便从协议条款看,哈马斯要求的以军撤退,也未恢复到 2023 年战前的状态。

从双方得失的鲜明对比来看,哈马斯当初发动战争、绑架人质的决定,如今想来必然充满悔意。不过,正如文章开篇所提,哈马斯最终选择顺应趋势放下武器、交出统治权,这既说明其已被以色列彻底打服,也印证了 “硬抗无法解决问题” 的现实 —— 而这,无疑为全球类似武装组织敲响了一记历史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