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代言几乎被撤除殆尽,经纪公司却坚称仅是“行程延期”,这场明星与市场的拉锯战中,真相隐匿在公关话术的字里行间。
“广告拍摄并未取消,只是延期。”9月23日,全智贤所属的PEACHY COMPANY经纪公司对外作出回应,试图澄清因《暴风圈》台词争议引发的代言风波。这一回应与品牌方的实际行动形成鲜明对比——海蓝之谜、路易威登、伯爵等高端品牌已全面撤下全智贤的宣传内容。


这已不是全智贤第一次面临此类争议。2015年,她因长白山争议被推上风口浪尖,而这次,她在《暴风圈》中饰演的角色说出“中国为什么偏好战争”的台词,再次引发中国观众强烈反应。

全智贤方面试图淡化处理争议。经纪公司不仅否认代言被取消,还关闭了Instagram官方账号的评论区,试图减少舆论发酵。
然而,市场评估与官方表态存在明显差距。据业内人士透露,全智贤此次风波导致其中国市场商业链条基本断裂,估计损失超过2亿元人民币。韩媒《中央日报》更是指出,全智贤中国区代言年收入约达4.3亿元,本次损失可能远超这一数字。

一个原定于9月25日在首尔进行的中国服装品牌广告拍摄临时被取消,尽管经纪公司称这与争议无关,但韩国业界普遍解读为风波的直接后果。
中国粉丝的反应尤为强烈。在超话社区中,有连续签到近1天的忠实粉丝宣布脱粉,直言“念出辱华台词,偶像形象彻底崩塌”。这种“国家尊严高于偶像”的情绪在年轻观众中蔓延。

粉丝态度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市场对艺人要求的提升。观众不再满足于演技与外表,更看重艺人对中国文化与价值观的尊重。正如一位网友所说:“既想获取利益又要损害中国形象的行为,终究不会被中国市场所容纳”。

此次事件也凸显了跨国文化传播中的敏感性问题。当《暴风圈》中将中国大连标识为“破旧棚户区”,并让反派角色使用中文时,中国观众感受到的不仅是剧情需要,更是一种刻板印象与偏见。

中国五星红旗任意被踩踏也是国人所不能忍受的。

这不是全智贤第一次面临类似危机。2015年,她代言的恒大冰泉因韩国网民抗议“水源地标识长白山”而迅速解约,当时就被批评为“迎合韩国舆论,伤害中国市场”。
全智贤与剧方至今未就争议作出正式道歉,这种冷处理策略短期内可能减少直接冲突,但长远来看却可能永远失去中国市场。

类似案例在韩流明星中并不少见。此次《暴风圈》争议与林允儿主演的《暴君的主厨》情况类似,后者也因篡改明朝与朝鲜的宗藩关系引发中国网友不满。这些事件共同指向一个问题:跨国文化创作应如何平衡艺术表达与文化尊重?

截至发稿,《暴风圈》在豆瓣的评分已跌至4.2分,与开播时的7分以上形成鲜明对比。线上,海蓝之谜、伯爵等品牌已清除全智贤的所有代言痕迹;线下,北京、上海等多地商业区仍悬挂着她的巨幅广告,但网友已呼吁全面撤除。

品牌方的“暂时撤退”与全智贤方的“仅是延期”表态,共同构成了一场危机公关的博弈。但市场规则已经改变:在中国市场,尊重比流量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