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肾虚就用六味地黄丸?46岁男子错用酿大祸!这样调肾虚比吃药管用

56岁的朱先生来药店,说要买六味地黄丸,工作人员问他以前吃过吗,他说没有,就是觉得最近有点虚了,想要补补。工作人员想要再

56岁的朱先生来药店,说要买六味地黄丸,工作人员问他以前吃过吗,他说没有,就是觉得最近有点虚了,想要补补。工作人员想要再细问的时候,他就有点不耐烦了,自己拿了几瓶就去结账了。

不知从何时起,六味地黄丸成了男人“补肾虚”的首选,好像没有人把它当药吃,而更多的是当成了保健品来用,就跟朱先生一样,觉得虚了就买几瓶补补。殊不知,药不对症,用错了也很麻烦。

46岁的刘先生就是,他同样也是觉得自己虚了,偷偷在网上买了几瓶,一天吃两次,记得可准了。结果吃了1个多月,他就觉得不对劲了,且不说夫妻生活质量没有丝毫改善,反倒还越吃越虚了。大热天的都不敢开空调,怕冷的不行,而且还时不时地拉肚子,吃点就胀,浑身无力,感觉都要不行了。

一开始刘先生也没想到是吃六味地黄丸吃的,甚至还在继续吃,想着还得再补补。直到他把在网上买的全部吃完后,想去药店问问再买点,工作人员听刘先生说完他的症状后,跟他说,他的不适可能就是吃六味地黄丸吃的,他才意识到自己可能真的吃错了药。

一、六味地黄丸并非治肾虚“神药”,药不对症也有风险!

六味地黄丸出自宋代医书《小儿药证直诀》,最初是给儿童调理肾阴不足的方子,如今却被很多人当成“万能补肾药”,这其实是最大的误区。中医的肾虚分多种类型,六味地黄丸只针对其中一种,吃错了不仅没用,还会加重身体负担。

中医所讲的肾虚也分肾阴虚和肾阳虚,而适合吃六味地黄丸的类型属于肾阴虚,表现为热性症状,比如口干舌燥、手心脚心发热、夜间盗汗、腰酸腿软、头晕耳鸣、舌红少苔等。这类人群多因熬夜、劳累、体质偏热导致肾阴耗损,六味地黄丸能滋阴补肾,缓解阴虚症状。

而肾阳虚患者绝对不能吃六味地黄丸,这类人群本身就表现为寒性症状,像刘先生那样怕冷、手脚冰凉、精神萎靡、大便稀溏、夜尿多、舌淡苔白,吃了偏寒凉的六味地黄丸,只会加重阳虚症状,导致阳气更虚,才会出现怕冷、腹泻等症状。

二、安全服用六味地黄丸,牢记这几点!

六味地黄丸虽然是很常用的中药了,但也不能随意服用,千万不要觉得自己虚了就能吃点,即便确实有肾阴虚的症状,也需谨遵医嘱服用,另外要注意以下几点,避免补错。

1. 先辨体质,注意这几类人群可能越吃越虚

不要仅凭自我感觉判断自己虚不虚,最好找专业中医通过望闻问切辨证,确认是肾阴虚后再服用,避免像刘先生那样吃错药。

需要注意,除了肾阳虚人群,有些人也不适合吃六味地黄丸,包括脾胃虚弱者,本身容易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的人吃了,可能会加重消化不良;湿热体质者,表现为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大便黏滞,六味地黄丸的滋补会让湿热无法排出,加重症状;感冒发烧者吃六味地黄丸就像把病邪关在体内,可能会导致感冒迁延不愈。

此外,糖尿病患者服用六味地黄丸也需注意,切忌擅自服用,要避免选择用蜂蜜制成的蜜丸,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以防影响血糖控制。

2. 控制剂量和疗程,别把药当保健品吃

六味地黄丸是中药,而不是保健品,服用一定要谨遵医嘱,每天2次,不要自行加量。建议在饭后半小时服用,能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避免腹胀、消化不良,不要空腹吃,尤其是脾胃虚弱者,空腹吃更容易引发不适。一般服用1-2周后,若症状(如盗汗、腰酸)缓解,可在医生指导下减量或停药,不建议长期服用,以防导致身体失衡。

3. 出现这些症状,立即停药就医

刘先生还错在一点,就是在出现不适时没有及时停药。虽然是中药,但六味地黄丸也有副作用,提醒大家在服用期间若出现以下不适,需立即停药并就医,如腹胀、腹泻、食欲不振加重;怕冷、手脚冰凉,可能是体质判断错误,本身偏阳虚;过敏反应,少数人可能会有皮疹、瘙痒等不适。另外,若服用2周后,盗汗、腰酸等症状没缓解,说明可能不是肾阴虚,或药物不对症,也需停药就医。

三、科学调理肾虚,这些方法或比吃药管用!

很多人觉得肾虚就要吃药补,其实对大多数人来说,肾虚多是由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的,所以通过调整生活方式调理,比吃药更安全、更有效。

1. 睡好“养肾觉”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熬夜会导致肾精无法正常储存,加重肾虚。建议每天23点前一定要处于睡眠状态了,避免熬夜。若睡眠不好,可睡前泡脚,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睡眠质量。

2. 吃对“养肾食”

养肾不需要吃人参、鹿茸等大补品,日常饮食均衡即可,可适当多吃点黑色食物,中医认为 黑色入肾,如黑芝麻、黑豆、黑米、桑葚,可煮粥或打豆浆吃,温和滋补,不滋腻,另外也要注意补充优质蛋白,鸡蛋、牛奶、瘦肉等能补充身体所需营养,帮助修复肾脏组织。同时注意少吃高盐、高糖、高油食物,这些食物会加重肾脏负担。

3. 动对“养肾功”

适度运动能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肾虚症状,尤其是以下3种简单运动,一是踮脚尖,站立时双脚并拢,缓慢踮起脚尖再放下;二是太极拳或八段锦,动作缓慢、柔和,能调节呼吸、放松身心,尤其适合中老年人;三是快走或慢跑,每天半小时,中等强度,能增强体质,改善肾虚导致的疲劳、乏力。

4. 调好“养肾心”

长期压力大、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导致肾精耗损,加重肾虚。一定要注意情绪的管理,通过听音乐、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来缓解压力,保持平和的心态。同时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保证充分的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