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时间过去了,台当局还未彻底死心,妄图在爱沙尼亚设置所谓的“台湾代表处”,但万万没料到,爱方拒绝了不说,中方反制也来得这么快。

日前,日媒爆料称,尽管爱沙尼亚接受台当局在塔林设置“代表处”被搁置,但是民进党一直未放弃,只不过双方在名称上陷入了分歧,爱沙尼亚政府只接受以“台北代表处”为名,但台当局坚持效仿立陶宛,设置所谓的“台湾代表处”。
爱沙尼亚外交部明确指出,不少国家都设有“台北办事处”,这也是普遍做法,爱沙尼亚坚持奉行一中政策。
更加让台当局没想到的是,爱沙尼亚放自己鸽子就算了,竟然背叛了自己,向中国大陆抛媚眼,“倚外谋独”计划彻底歇菜。


就在同一天,我外交部发言人宣布,应王毅外长邀请,爱沙尼亚外长将于11月4日至6日访华。
实际上,中爱关系出现转机早就有端倪了,与中立越走越远不同,爱沙尼亚看到立陶宛的遭遇后,早就被吓坏了,开始主动接触中国寻求中方原谅。
去年下半年,中爱外长在联大期间举行了会晤,爱沙尼亚外长主动认错,表示爱方坚持一中政策,对于爱沙尼亚这样的小国而言,国际法和国际秩序就跟核武器一般重要,可谓是肉麻到了极点。


如今时隔1年多,爱沙尼亚外长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就在民进党提出要求之后,安排访问北京,拒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意思就是台当局千万别跟自己扯上关系,以免引起中方误会。
至于爱沙尼亚为何变脸这么快,原因也十分简单,是想吃一锅饭,还是一颗老鼠屎,是个正常国家都很好做出选择。
原先爱沙尼亚政府之所以头脑发热,一方面是看到有立陶宛充当出头鸟,另一方面就是自诩有欧盟和美国当靠山,不用怕中国的反制,包括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都是这种动机下的产物。

但是事情的发展走向却全然不同,立陶宛叫板中国大陆,设置所谓的“台湾代表处”,最终求锤得锤。
中立互相撤回大使,外交关系降级,4年了也没有恢复,哪怕立陶宛几任政府喊话中国大使回来都没用。
此外,立陶宛还要承受经济损失,失去中国这个大客户后,不止是中立贸易腰斩,不少欧企因为担心被波及,立马停止与立陶宛的合作,这带来了长期的阵痛。

看到立陶宛混得这么惨,跃跃欲试的爱沙尼亚再也不敢吭声了,开始装起了鸵鸟,提都不敢再提涉所谓的“台代表处”,反而张嘴闭嘴就是一中原则。
这也再次说明,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正是因为中国没有纵容立陶宛,相反将其打造成为了一个典型,这才震慑住了其他蠢蠢欲动的国家,爱沙尼亚等小国不敢再犯了。
当然,想要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唯有收复台湾、完成统一这一条路,不然当断不断必受其乱,类似的事情还会不断出现,西方国家还是会继续打“台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