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别只盯着新能源!新款日产天籁装了鸿蒙座舱,比老款舒服不少

现在看车,新能源总把“智能座舱”挂嘴边。反观燃油车,不少人都觉得“技术老派”。不过这个印象,可能要被广州车展上的新款日产

现在看车,新能源总把“智能座舱”挂嘴边。反观燃油车,不少人都觉得“技术老派”。不过这个印象,可能要被广州车展上的新款日产天籁改一改了。同级别里,装鸿蒙座舱的燃油车没几款,这台天籁网上讨论度不低。它把日产做了几十年的舒服活儿,跟华为的智能系统凑到了一起,算是给燃油车市场添了点新花样。

中型车市场现在挺卷的,凯美瑞、雅阁这些热门款,还在比动力、比空间。新款天籁(用车口碑)没跟着掺和,走了条“燃油车底子+新势力智能”的路。以前提天籁,大家常想到“移动大沙发”,现在有了华为技术加持,它成了台“懂点智能的燃油车”。就因为这种不一样的搭配,不少手里有钱没下单的人,都开始留意它了。

新款天籁变化比较大的地方,就是座舱的智能升级。那块15.6英寸的悬浮中控屏里,装的是鸿蒙座舱HarmonySpace5系统。这一下就把老燃油车车机的毛病补了补,坐进去的感觉,跟开新能源车差不太多。之前在试驾场地体验时,特意试了试连续语音指令,刚说完“打开空调”,接着说“调低两度”,小艺都能准确接住,不会像有些车机那样需要重新唤醒。导航的时候,说“去附近的咖啡店”,秒出结果还能显示实时排队情况,这点对不爱提前做规划的人很友好。老天籁车主都清楚,以前的车机要么反应慢,要么功能少,新款的智能体验确实进步了,不是一个水平的。

比如“多屏流转”这个功能就挺实用,手机上没看完的视频,往车机上一碰就能接着放,导航路线也能直接转过来,家里人换着用挺省心。华为的智慧助手小艺表现也可以,不用特意喊它,随口说句“空调开24度”“把香氛打开”,它就能照做。比老款那种得按固定说法喊的语音控制,使用体验有提升。

在智能和好用之间,新款天籁平衡得还可以。中控台没跟风搞全触屏,留了一排实体按键,调音量、开空调不用在屏幕里瞎找,不管是习惯老车的长辈,还是赶时间的年轻人,都能随手摸到。副驾前面的无线充电板是50瓦的,还带风冷,夏天充电手机温度不会过高,放上去就能自动充。这种配置在同级别燃油车里,确实不常见。中控台上那个“星环散射体”也挺有意思,启动车的时候会慢慢升起来,配上256种颜色的氛围灯,能营造出不错的科技感,跟那些热门新能源车比也不算差。

要是说鸿蒙座舱是新款天籁的新变化,那舒适性就是它一直有的长处。作为日产的主力车,天籁“移动大沙发”的说法早有人知道。到了新款上,这份舒服劲儿又好了点,有点往豪华车的感觉靠。

座椅升级挺明显的,还是用了日产经典的Multi-Layer人体工学设计,不过用料和细节上更讲究了。表面是进口真皮,摸着软乎还透气,夏天坐久了也不容易闷汗。试驾当天天气有点热,坐了快一个小时,后背也没怎么出汗,这点比很多皮质座椅都强。里面的填充物分了三层,外层是软海绵,中间是支撑性还行的高密度泡沫,靠里面的地方还有弹性纤维。坐上去就像陷进家里的沙发,但又不会软得没形,腰和背都能托住,开长途不容易累。同行的人特意换着坐了前排和后排,都说后排更像“懒人沙发”,长途坐车也不会觉得腰酸。

空间还是老样子让人放心,车身比老款就长了14毫米,长宽高是4920/1850/1447毫米,轴距2825毫米,后排空间没受影响。正常坐着,膝盖到前排还有两拳多距离,就算1米85的高个子坐进去,也不会觉得挤。后排座椅比前排填得更厚,坐垫还加长了3厘米,能把大腿整个托住,不会像坐小板凳那样硌得慌。后排中间的地板凸起不高,坐三个人的话,中间的人不用蜷腿,家里带老人小孩出门挺方便。加上座椅软乎裹着身体,车子开得稳,小孩坐后面也不容易晕车。

舒服的车,一般都得安静。新款天籁在隔音上花了些心思,全车用的都是双层隔音玻璃,车门里还加了隔音棉,再配上ANC主动降噪系统,外面的杂音基本能挡住。有实测说,市区60公里时速开着,车里噪音才54分贝,比雅阁的57分贝低一点,跟一些豪华B级车差不多。试驾时特意走了段石子路,车速30左右,车内只能听到很轻微的胎噪,同行的人低头看手机完全不受影响。这时候外面的发动机声、轮胎声基本听不到,就一点轻微风噪,不影响聊天。高速上表现也还行,开到100公里以上,风噪会大些,但还能接受,车里人正常说话不用扯嗓子,后排也能听清。跟老款比,高速隔音好不少,燃油车能做成这样,算不错了。

底盘调校也延续了日产舒服的特点,悬挂过滤震动的效果不错。走坑洼小路时,大部分颠簸都能吸掉,车身不会晃来晃去。试驾场地有段模拟烂路,连续的小坑洼,坐在车里感觉车身很稳,手里的水杯都没怎么晃。压过减速带,传到车里的也是闷闷的声音,不会硬碰硬地颠。有人特意找烂路试过,后排的人说坐起来“比家里沙发还稳”。2.0L版本的动力起步不算快,但加速很线性,踩油门的时候不会有窜动感,适合家里有老人小孩的情况。它确实不是为飙车设计的,但作为家用车,能让全家人坐得安稳,就够了。

除了坐得舒服、听得安静,车内音响也可以提一句。它装了17个喇叭的HUAWEISOUND音响,这种配置在同级别里算实在的,有些豪华B级车都没这么多喇叭。试驾时放了首经典老歌,人声很清晰,乐器的层次感也出来了,调到环绕模式时,感觉声音从四周包过来,比家里的普通音响效果好不少。这套音响是华为和日产一起调的,针对车内空间做了优化,不管坐前排还是后排,听着都还行。还能调声场模式,自己开车就开“前排模式”,声音集中;带家人出门就开“环绕模式”,大家都能听。

外观变化也大,好多人没认出是天籁。设计往新能源车靠了,但没跟风搞冷冰冰的极简风,看着有科技感也实用。前脸的大黑色格栅很显眼,两边各有三条镀铬条,拼出飞翼的样子,层次感挺足。格栅上面是贯穿式LED灯,连着左右的熏黑大灯,不仅显得车头宽,晚上开出去也容易被认出来。灯腔里有透镜,用的LED光源,晚上亮度够,没路灯的乡下路也能看清。

车身侧面线条流畅,是溜背轿跑设计,腰线从车头拉到车尾,看着有运动感。车长比老款多14毫米,到了4920毫米,轴距还是2825毫米,视觉上显得更长。轮毂有17寸和19寸可选,19寸的是多辐设计,喷了黑色,运动感强些,年轻人可能会喜欢。

车尾变化比较大,全新的贯穿式尾灯,里面有能发光的NISSAN字母,晚上亮起来挺精致,一眼就能认出。左侧尾标换回了老款的“TEANA”,不是之前的“ALTIMA”了,好多老天籁车主看到都说“有那味儿了”,挺有情怀的。整个车尾设计干净,没多余装饰,看着大气。

其实新款天籁比较实在的地方,是给想买燃油车的人一个不用纠结的选择。它保留了燃油车的好处,长途不用担心里程,维修保养到处能做,用着省心。同时又有新能源车的智能座舱和科技配置,这种两边都沾点的车,现在市场上确实不多。

跟同级别车比,它的特点挺明确。比凯美瑞、雅阁多了鸿蒙座舱的智能体验,比帕萨特坐得舒服些、隔音也好点。试驾时特意对比了朋友的雅阁,同样的路段,天籁的座椅软度和隔音都更胜一筹,就是加速爆发力不如雅阁的1.5T版本,但日常开完全够用。参考同系列的优惠,终端裸车价大概13万多,性价比说得过去。当然它也有自己的定位,2.0L版本动力偏平顺,适合日常代步和家用。要是喜欢加速感,就选2.0T版本,不过对多数家庭来说,2.0L的动力够用了。

广州车展上市后,这台车能不能受欢迎,这个还是得看定价。单说产品本身,它确实改了“燃油车不智能”的印象,把舒适和智能结合得还不错。要是你想买台家用中型车,想坐得舒服、用着方便,又不想买新能源,那新款天籁可以放进备选里。它不光是日产在中型车市场的一次新尝试,或许也能给燃油车的智能化指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