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十三个省份既不靠海也不接壤边界,它们位于内陆地区,位置显得比较特殊,北京就是其中一个例子,它被河北省和天津市完全包围,连出海口都没有,甘肃省虽然形状狭长,但西北部与蒙古国接壤,所以不能算作“双不沿”省份,吉林省虽然没有海岸线,但与俄罗斯和朝鲜两国交界,因此属于沿边省份。
这十三个省份中,安徽、湖北、江西、湖南、重庆和四川都靠近长江,运输货物比较方便,经济发展也好一些,剩下的七个地方——北京、陕西、山西、宁夏、青海、河南和贵州,可以说是“三不靠”,没有什么明显的优势,河南地势平坦,交通还算可以,贵州山区多,修路不容易,青海海拔高,人口少气候冷,宁夏沙地多水源少,搞建设花费大。

沿海的十四个省份港口密集,对外贸易发达,最早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好处,沿边的九个省份邻国经济较弱,比如蒙古、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即使口岸开放得再热闹,货物运输也难成规模,政策虽然放开,但实际面临路途遥远、人口稀少、资金不足的问题,边境贸易始终难以做大。

在这13个中间省份里,有8个位于西部或中部地区,正好赶上国家推动西向开放和中部崛起的政策,2023年提出要建设中西部通道,但铁路和飞机的密度还是比东部差很多,2024年中欧班列排前三的是重庆、西安和成都,不过都是靠单个城市发力,不是整个区域一起动起来,青海和宁夏虽然有火车站,可是没人买货,也没有产业支撑,运费一直降不下来。
瑞士和奥地利这些内陆国家,靠的是高利润行业和高效的交通,日子过得挺好,咱们这些不靠海不沿边的省份,还在依赖卖资源和当运输通道维持生计,贵州最近推动的“东数西算”项目,想用数据中心来替代传统物流,这个想法挺新鲜,不过规模还小,效果还不明显。
我觉得光靠政策补贴不够,得自己找出路,要么升级产业,要么发展特色经济,不然只能一直跟在别人后面跑,地理条件改不了,但思路可以灵活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