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川以东,冥风已止。那是地府的尽头,九殿之外,一片无声的境地。地面平整如镜,无荆棘、无丘壑,也无血池雷狱。唯一矗立的,是一座巨大圆轮,缓缓旋转。轮上光影流转,仿佛亿万生灵在其中沉浮,善恶如潮,流转无息。
圆轮之后,耸立着一座巍然殿宇——转轮殿。殿门上无匾额,唯有金光自内溢出,辉映不灭。殿中端坐一位王者,身披白金之袍,面若明镜,无瞳无白,眼中似能照见万世众生。他,便是地府的最终裁决者——转轮王。
凡经前九殿审判之魂,无一例外,皆须至此。
转轮王不问冤情,不施酷刑,只以轮光照魂,一息之间,便可洞察前生善恶,测定来世归途。
今日,又有一魂被冥卒引入殿前。

魂归轮前
那魂衣白如雪,神色空茫,步履摇曳,仿佛无所依附。
判司册上写着:“杜衡,前世清平县主簿,死于己丑年冬。罪名:假公济私,枉法取财,陷良为贼,致家破县乱。”
殿中寂静如深渊,只听得轮宝缓缓转动,低鸣如潮。
杜衡抬起头,殿壁生光,映出他的一生:童年清贫,灯下苦读;青年立誓,要作清官;中年得官,初尚正直,却屡遭权贵压迫。
第一次妥协,他只想保命;第二次妥协,为护家人;第三次妥协,他已麻木。直到良民冤死、百姓怨声盈野,他仍签下那道罪文。
光影闪灭,杜衡的面色如灰。
转轮王的声音缓缓响起,却如天地回响般震人心魄:“你可知自己错在何处?”
杜衡喉头震动,发不出声音。
“你行恶非为贪,而为避祸;你陷人非为害,而为自保。可曾思过?”
泪水不受控制地涌出,杜衡颤抖着低声道:“臣…知罪。”
转轮王微微叹息:“知罪者多,悔罪者少。你可曾真悔?”
七光照心
殿中忽起微风,轮宝缓缓转动,散出七道光——忠、孝、礼、智、信、贪、嗔、痴。
光如丝线,穿透杜衡的灵魂。他猛然痛呼,胸中似有烈火焚烧。
那光照入他的心海,他看见了自己的一生:少时的自己,在破屋前写下“为民立心”四字;中年的自己,双手颤抖,收下金银,只为换女儿一瓶药;老年的自己,夜不能寐,对烛火低喃:“我非恶人,我只是怕。”
轮光映出他的心,一座宫殿,早已坍塌,瓦砾下埋着曾经的誓言。
转轮王的声音如雷震响:“心若不净,因果不明。汝行之念,是护女?是求安?抑或避死?”
杜衡浑身颤抖,双目赤红,仿佛要挣脱轮光的束缚。
“我…不知!我只知,人心不能全…清白者死,苟活者生!”
声如哀嚎。
轮光骤盛,他心中的万念具现:一世为清廉之吏,被陷入狱;一世为贪官,富甲一方却妻离子散;一世为逃兵,苟且偷生,却终被良心噬骨。
千劫万念,在轮光中崩裂。
他仿佛坠入无底深渊,耳边只余自己的哭声。
忽然,一缕微光自心底升起。
三途之命
轮光如潮,再度回旋。光中浮现三道命途:
一曰:乞丐之身,饥寒一生,以偿昔日所负之民;
二曰:官途再历,生于乱世,百试百疑,以赎信义之亏;
三曰:僧行尘世,历众苦、渡众心,求悟何为正义。
杜衡俯身,泣声低诉:“王可怜吾心迷乱,愿以第三途,行悟世苦。”
转轮王目光如镜,淡淡一抬手。轮宝金光覆顶,杜衡之魂渐淡,化作一缕金尘,缓缓坠入轮中。
殿外,冥雾散尽,晨曦微启。远处凡界,一寺钟鸣,婴啼声起。僧低头看襁褓中的婴儿,掌中微光若隐若现。
尾语
转轮殿中,王轻声自语:“善非天授,恶非地降。
一念清明,地狱可灭;一念昏暗,天堂亦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