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批糖尿病患者在糖胖病逆转中心顺利毕业了!

38岁的程序员阿KEN体重曾达160斤,确诊2型糖尿病后,他花了39000元参加逆转治疗。“短短三个月,我成功减重30斤,血糖恢复正常,脂肪肝和肾结石也消失了,整个人焕然一新。”在糖友“毕业典礼”上,停药近三个月的阿KEN激动地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63岁的退休教师梅姨同样满怀欣喜,她停用降糖药已大半年。六年前,她因视力模糊就医,查出血糖高达16.8mmol/L,医生判断她“血糖严重失控,必须住院”。之后,梅姨四处求医,几乎所有医生都告诉她“糖尿病无法治愈,需终身服药”。但在服用二甲双胍和拜糖平后,她的血糖仍徘徊在8-9mmol/L,控制不佳。
“偶然在网上看到徐谷根主任关于糖尿病逆转的科普视频,我决定过来试试看。没想到,通过西药、理疗、运动、饮食等,我逐渐减少了药量,最终成功停药。”梅姨表示,整个强化逆转治疗及后续管理共花费约5万元。“花这些钱能达到停药效果,血糖保持稳定,我觉得非常值得。”
39深呼吸从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下称省二医)获悉,自2021年成立糖胖病逆转中心以来,每年参与糖胖病逆转治疗的近2000人。截至目前,累计已有超过10000名患者接受了该项治疗。
糖尿病逆转:从质疑到被认可
曾备受争议的“糖尿病逆转”,一度被质疑“不科学”,如今逐渐获得主流医学界认可,成为近年来内分泌领域的研究热点。除了省二医,目前国内已有数十家医院开展糖尿病逆转相关诊疗服务,其中不乏知名公立三甲医院。
据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2025年最新“糖尿病地图”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糖尿病患者多达2.33亿,且“年轻糖友”日益增多。伴随高发病率的是高昂的治疗费用。我国每年用于糖尿病支出的医保费用达到1.734亿,平均每位患者每年要花1.8万元。
长期以来,2型糖尿病被视为一种渐进性终身疾病,需长期药物控制。然而,在传统防控模式下,血糖管理效果欠佳,患病率居高不下,血糖控制达标率低。
“很多患者血糖越来越高,药越吃越多,血糖仍不达标。”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糖胖病逆转中心主任徐谷根指出,“长期服药还会带来药物毒性损害,并发症难以避免,医疗费用增加,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平均寿命缩短。”

◎ 糖胖病逆转中心。/ 图:作者摄
目前普遍认为,仅关注血糖难以有效防控并发症,糖尿病需要综合管理。2型糖尿病是一种在遗传和环境因素下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损伤造成的疾病,更多与后天包括饮食和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最新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已删除“2型糖尿病是终身用药疾病”的表述。这意味着,2型糖尿病不仅可防、可控,还是可逆的。
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据显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经强化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或代谢手术治疗后可停用降糖药或转为低强度降糖治疗,血糖仍可处于达标或接近正常水平。多数学者用“缓解 ”来描述这种代谢持续改善至接近正常的状态!
“糖尿病逆转,本质上是患者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恢复,表现出来的就是缓解状态,也就是在降糖治疗强度下调后,仍能在一段时间内持续维持血糖良好控制的状态。”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李延兵教授解释道。
2021年,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糖尿病学会联合发布的《糖尿病缓解专家共识》,以及我国由邹大进教授、张征教授、纪立农教授牵头制定的《缓解2型糖尿病中国专家共识》,均把“糖尿病缓解”定义为:停用降糖药物至少3个月后,糖化血红蛋白<6.5%。该标准成为临床判断2型糖尿病逆转的关键依据。
省二医糖胖病逆转中心主任医师陈波表示:“逆转糖尿病要求在停药状态下,血糖长期维持在正常范围,这种代谢持续改善的状态被称为’缓解’。”
通俗来说,如果患者在3个月内不使用降糖药或胰岛素,仅通过饮食控制等生活方式干预,血糖能保持在正常范围,即视为逆转成功。

◎ 测血糖。/ 图:123rf
研究表明,体重管理是2型糖尿病逆转过程中的关键。体重减轻越多,缓解率越高。
“根据国际研究报告,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如果体重能够下降10-15公斤,逆转率可达60%-80%。”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临床观察发现,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严格减重并控制体重,几乎90%以上可以实现‘逆转’。”
《柳叶刀》最新荟萃分析进一步揭示:体重每减轻1%,糖尿病完全缓解概率增加2.17%。
颠覆传统糖尿病诊疗,不设病房
早在2005年,徐谷根就开始探索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的逆转治疗,并总结出了“2+N溯源系统法”作为糖尿病逆转的技术。其中,“2”指中西医结合,药物与非药物相结合; “N”则是指采取的一系列综合措施,包括药物、生活方式的干预、营养的干预引导,心理调适等综合疗法,从而达到从源头上来防控糖尿病的目的。
2021年,省二医正式成立全国首家公立医院“糖胖病逆转中心”,这是一个与传统内分泌科平行的临床科室。
“不同于部分糖尿病逆转中心多采用MDT团队管理,但我们组建的是MDT科室,整合内分泌医生、康复理疗师、中医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心理医生和护士团队,为患者提供一站式服务。”徐谷根介绍,与传统糖尿病诊疗模式相比,逆转诊疗以终身管理替代终身服药。通常经过3-6个月强化治疗,患者进入1-3年巩固期,随后接受终身管理。
39深呼吸实地探访发现,和传统内分泌科有很大不同,糖胖病逆转中心不设病房,患者无需住院。中心配备运动室、营养厅、宣讲厅(用于糖友交流)和康复治疗室等。

◎ 康复治疗室。/ 图:作者摄
患者经病情筛查和专家评估后,将获得个性化逆转方案,并由6名多学科医务人员提供为期3-6个月的线上线下24小时服务。治疗以减药和停药为目标,除部分药物可医保报销外,其余大部分费用由患者自付。

◎ 标准化的糖胖病逆转流程分为四个部分。/ 图:作者摄
接受逆转治疗的阿KEN表示:“在三个月治疗期间,我在服药的同时,医生指导我如何饮食和运动。营养师每天在微信群监督打卡,我每周复诊一次并接受中医理疗。但凡我有不舒服或者有任何疑问,随时打电话或者微信群里问,他们都会及时解答。”目前,他的血糖控制良好,已进入停药阶段。
在这里,不仅患者满意度高,医护人员的职业幸福感也显著提升。值得一提的是,糖胖病逆转诊疗为科室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徐谷根透露,在成立逆转中心前,科室发展举步维艰。糖尿病患者无论门诊还是住院,均以开药为主,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后,医院开药零利润,但水电、人工等成本仍需核算,导致传统内分泌科糖尿病诊疗业务出现亏损。据统计,2023年,该院内分内分泌科糖尿病相关医疗收入3100余万元,收益率为负。
相比之下,糖胖病逆转中心既能解决健康问题,又能创造价值。参与逆转治疗的患者累计超过10000例,总有效率达90%,逆转成功率为49%。2023年数据显示,糖胖病逆转中心医疗收入5300余万元,收益率达59%。
如今,每周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医院管理者和内分泌科医生到省二医参观学习。
尽管糖胖病逆转模式效果显著,徐谷根坦言,目前患者接受度仍不高,推广面临挑战。“问题不在于患者不愿自费,而是观念问题——部分患者对糖尿病危害认识不足,且‘终身服药’观念根深蒂固。”
此外,费用压力、专业团队配置困难以及患者难以坚持健康生活方式,都是现实阻力。
另有专家指出,“糖尿病逆转”概念可能存在误导。“从生理学角度看,一旦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达到一定程度,是无法完全恢复的。”
徐谷根多次强调,应正确看待“逆转”,“糖尿病逆转”不等于“根治”。他指出,逆转治疗是渐进过程,逆转不意味着治愈,血糖达标后仍需定期维护。“如果指标恢复后,患者又开始大吃大喝,或者延续以往的不良生活方式,血糖指标又会升起来。”
逆转其实是一种治疗手段,而非终点。徐谷根提醒,并非所有的2型糖尿病都可以逆转,病程越短越有可能逆转,初次诊断时是逆转的黄金时间;其次是病程5年以内、胰岛功能较好的患者,也有逆转机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姓名除专家外均为化名)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