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艺林藏珍·馨兰幽香三足水域

兰花——花中四君子之一,自古被寄予清雅高洁的意象。 它不以无人而不芳,生于幽谷,独自成景。 艺林堂以粉彩技法,将这份“幽

兰花——花中四君子之一,

自古被寄予清雅高洁的意象。 它不以无人而不芳,生于幽谷,独自成景。 艺林堂以粉彩技法,将这份“幽兰之静”具象于瓷面, 让观者在细腻的线条与温润的釉色中, 感受到生命最柔软、也最坚韧的力量。

兰,花中四君子之一,神韵清远。 历代文人寄情于它,不以无人而不芳。 在粉彩绘画中,兰花形易得,风骨难摹; 画得好的,往往是书法大家——郑板桥、潘天寿、吴昌硕等。 书法讲究笔到意到、行云流水, 兰花亦重线条之美、气韵之动, 所以“工笔写意兼具”便是关键。

画兰用笔须虚实并举, 花瓣轻盈,用浅绿打底,宝石红点染, 中锋勾丝,花苞点褶,自然过渡。 兰叶则如草书挥洒自如, 提按转折,起伏断续,笔势流畅。 色彩上,阴面取嫩绿,阳面深青蓝, 由根至尖晕染过渡,微微发黄,呈枯焦之态。 老稚错落,折垂自生情—— 看似随性,实则处处严谨。

塞尚说,形式的完整建立在色彩的和谐之上。 我们通过层层渲染,使这一株兰有风有骨, 它的存在,来源于现实,也高于现实。

写意,是心的感知; 工笔,是心手相应。

齐白石弟子李苦禅常说:“一世兰,半世竹。” 兰竹虽为中国画中最常见的题材,却也最难画出精神。 落到瓷上,更难上加难。

方寸之地,尤须章法。 瓷上画兰讲主次、疏密、藏露、向背。

艺林藏珍·馨兰幽香三足水域, 正是在这一理念中诞生。

画面采用三点式构图, 山石与丛兰为主,两侧单丛为辅, 刚柔相对,疏密有致。 兰叶的穿插交错、偃仰呼应, 在静中生动,于寂中见气。

古人云:心画心声。 你浮躁,笔痕会出卖你; 你造作,画意便失真; 若只堆砌技巧,无灵则死。 画兰者,终究是在画自己心中的那株兰。

一株兰花,生于幽谷盛大的寂静, 以生命与山川雨露对话,与天地对话。 而有的人,正一笔一划, 用一生的时间,去靠近它。

艺林藏珍 · 馨兰幽香三足水域—— 以粉彩绘兰,以静悟心, 让一株兰花,在瓷中继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