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的过去三年,央企保利发展以超强的抗跌能力,充分展现出了“房企一哥”的韧性。不过,在当下楼市“钝刀子割肉”的状态下,保利似乎也守不住了。
2025年第三季度,保利业绩开始出现亏损。10月22日披露的财务报告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签约金额2017.31亿元,同比减少16.53%,签约面积1010.42万平方米,同比减少25.13%。
同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37.22亿元,同比下降4.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29亿元,同比下降75.31%。
虽然前三季度整体还处于盈利状态,但是就第三季度而言,保利的净利润出现了大幅度下滑。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568.65亿元,同比增长30.65%。利润总额为-6007.82万元,同比下降10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82亿元,同比下降299.19%。
保利发展增收不增利凸显出当下楼市“以价换量”的真实现状。清库存依然是房地产企业的眼前的主线任务,但在供需失衡的情况下,房企只能通过打折出售来回笼资金,由此带来的巨额资产减值成为房企亏损的主要来源。
以价换量虽然带来减值压力,但对改善现金流大有裨益。今年前三季度,保利发展实现销售回笼1941亿元,回笼率为96%,这将极大的缓解公司的资金压力。
财报显示,截止三季度末,保利发展账面上货币资金余额1226.46亿元。短期贷款为51.7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694.67亿元,货币资金基本上覆盖了短债。
虽然短债无忧,但在楼市持续调整之下,保利发展此前逆势扩张囤下的项目可能会在未来面临挑战。
保利发展已连续四年保持高强度的扩张,2022年至2024年,保利发展拿地合计地价款近4000亿元,总货值约7350亿元,同样居行业第一。
今年上半年保利发展新增项目26个,较去年同期多了14个;总地价509亿元,同比增幅304%;权益地价443亿元,同比增幅306%,均位居行业第一。
在楼市上行周期,土地储备会随着地价上涨不断增值。但在当下楼市前景不甚明朗的情况下,大量土地储备占用资金可能会对公司造成拖累。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