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淮上印社艺术顾问钱淑英先生向南京栖霞古寺捐赠墨宝

金秋送爽,禅意盈怀。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相聚在文脉悠长、梵音袅袅的南京栖霞古寺,共同见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

金秋送爽,禅意盈怀。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相聚在文脉悠长、梵音袅袅的南京栖霞古寺,共同见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淮上印社艺术顾问钱淑英先生向古寺捐赠书法作品的珍贵时刻。

本次活动由淮上印社社长吴自标先生主持。出席本次活动有:

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院长、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江苏省人大代表、南京栖霞古寺住持隆相法师;

淮安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王维国先生;

淮安文联副主席、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淮上印社艺术顾问叶华洲先生;

淮安报业集团原副总经理、淮上印社顾问王永和先生;

南京市栖霞古寺监院灵通法师;

淮安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淮上印社顾问郁建伟先生;

中国画院签约画家、南京栖霞古寺云谷艺术研究院院长、南京市佛教协会理事、国家一级美术师、江苏省花鸟画研究会理事法弘院长;

原清江浦区政协副主席、江苏省书协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章侠女士;

淮上印社理事长、南京栖霞古寺云谷艺术研究院副院长蔡永锋先生等;

淮上印社吴自标先生介绍了钱淑英先生的艺术生涯。钱先生,字一楠,号立雪、逸云,别署思逸书屋,1940年出生于江苏盱眙,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她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淮安市书协副主席、顾问,现任淮安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淮上印社艺术顾问,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

钱先生深耕艺坛六十余载,从青年时期的板书启蒙、机关文书练笔,到退休后专攻书艺,始终临池不辍,践行着“用尽千缸墨,写秃万笔锋”的坚守。她楷书宗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兼习《石门颂》《张迁碑》等经典,尤重笔法中的阴阳哲学,方笔如断金切玉显刚正,圆笔似绵里藏针蕴含蓄,刚柔相济间尽显气韵。更令人敬佩的是,年逾耄耋的她仍保有“老媪聊发少年狂”的艺术激情,古稀之年挑战散锋技法,将山水画皴擦之道融入隶书,形成古拙灵秀的独特风格,其作品在第十一届全国重阳书画展中脱颖而出,斩获最高奖“重阳奖”,评委会盛赞其“笔力沉雄而不失婉约,章法古雅而充满新意”。她提出的“书法三境说”——初境求法度,中境求气韵,至境求天人合一,更彰显了深厚的国学修养与艺术哲思。

此次钱先生捐赠的作品,堪称禅艺相融的精品力作,以清逸庄重的笔调将经文哲思与笔墨神韵完美契合,紧扣禅意内核,笔力遒劲、意蕴悠长,既饱含对佛教文化的虔诚敬仰,更凝聚着她对“技进乎道”的艺术追求,是她以笔墨致敬经典、以初心联结禅韵的生动体现。

南京栖霞古寺云谷艺术研究院院长法弘院长致欢迎词!

他在致欢迎词中说:梵音和畅,秋光正好。今天,栖霞古寺迎来了一场禅艺相融的文化盛事——我们怀着无比欣喜与崇敬的心情,欢迎各位领导、钱淑英老师、各位同仁莅临我寺,捐赠珍贵的艺术佳作。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栖霞古寺,向钱淑英先生致以最诚挚的敬意,向远道而来的各位领导、嘉宾与艺术同仁,表示最热烈的欢迎!今天,钱先生将凝聚心血的艺术佳作赠予古寺,这些作品不仅是笔墨技艺的极致展现,更蕴含着对佛教文化的虔诚敬仰、对生命哲思的深刻体悟。它们的到来,为这座千年古寺增添了浓墨重彩的艺术底蕴,也为佛法与艺术的交融搭建了更坚实的桥梁。未来,我们必将妥善珍藏、悉心呵护这些作品,让它们在古寺的晨钟暮鼓中,传递禅艺共生的文化魅力,启迪更多人感受传统之美、领悟禅心之境。

淮上印社艺术顾问钱淑英先生发表感言,今日因缘际会,能在这座庄严、清静的千年宝刹,将我近年来所创作的部分作品赠予棲霞古寺,心中倍感荣幸!书法予我,是修身养性的日常,笔墨之间,承载着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也是对平和和智慧的向往。而寺院,向来是传承文化,启迪心灵的圣地,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蕴含着宁静的力量。这次捐赠作品主要是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主。《心经》是佛教核心经典,我每书写一遍,心灵都会有一次感悟,即安定心神,净化心灵,最深的感悟是“度一切苦厄”,远离烦恼,实现内心的安宁。我深知,这些作品技法尚待提高,今日捐赠并非炫耀技艺,而是希望以笔墨为媒介,将这份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求能融入寺院的清静氛围之中;也愿这些承载着美好寓意的文字,能为前来礼佛的善信们带来一丝心灵的慰藉与启发。

南京栖霞古寺住持隆相法师接受了钱淑英先生捐赠的书法作品并在致辞中说,栖霞古寺历经千年沧桑,既是佛法传承的圣地,也是文化交融的殿堂。自创建以来,便始终秉持“禅艺相通”的理念,珍视每一份与文化艺术相关的善缘。而钱淑英先生的到来,正是这份善缘的生动延续。钱先生是德艺双馨的艺术大家,年逾耄耋仍临池不辍,六十余载深耕书艺,既恪守传统法度,又勇于创新突破,更令人敬佩的是,钱先生以笔墨为修行,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对禅意哲思的领悟,融入每一幅作品之中,这份坚守与情怀,与栖霞古寺所倡导的“千年法脉,薪火相传;艺文交融,庄严国土”的精神高度契合。

文化因传承而不朽,禅意因交流而绵长。再次感谢钱淑英先生的慷慨捐赠与深情厚意。愿此次相聚,成为我们传承传统文化、弘扬禅艺精神的新起点,愿大家在古寺的禅意氛围中,共赏艺术之美、共悟文化之魂。

隆相大师的智慧分享,让我们在禅意与艺韵的交融中,更深刻地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