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从克里米亚到奥伦堡:乌克兰如何让俄罗斯陷入“燃料危机”

过去几个月,俄罗斯的夜晚几乎没有一天是安宁的。从黑海到乌拉尔,从克里米亚到伏尔加河,乌克兰的无人机一次又一次飞临俄境,撕

过去几个月,俄罗斯的夜晚几乎没有一天是安宁的。

从黑海到乌拉尔,从克里米亚到伏尔加河,乌克兰的无人机一次又一次飞临俄境,撕开这个能源大国的后方。

10月20日,奥伦堡天然气处理厂遭到乌克兰无人机袭击。爆炸的瞬间,夜空被照亮得如同白昼。视频中,天然气管线被点燃后,连续的爆炸让天空泛出蓝白色的火光——那是甲烷在两千摄氏度高温下燃烧的颜色。当地居民形容,那一夜“仿佛天塌了一半”。

而就在一周前的10月13日,乌军还袭击了克里米亚的费奥多西亚大型油库。火光冲天、烟柱高耸,即便在25公里之外,人们依然能清楚地看到燃烧的火焰。这座油库是克里米亚最大的石油储存设施之一,爆炸后的红色火光映照着港口,整整燃烧了两天两夜。

天然气与石油爆炸的景象不同,却有同样的震撼:一个象征俄罗斯能源命脉的画面,在被无人机点燃后,化作通往黑夜的火焰之路。

无人机穿越千里,直击俄国工业心脏

这已经不是孤例。过去一个月,乌克兰对俄罗斯境内展开了密集远程打击。

马哈奇卡拉的炼油厂、摩尔多瓦方向的萨拉普尔机械厂、新库比雪夫斯克炼油厂……一个个曾经被认为“安全”的内陆目标,都被无人机或巡航导弹击中。

尤其是萨马拉集团旗下的新库比雪夫斯克炼油厂,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是苏联石油工业的骨干。空袭后,炼油厂陷入火海,黑烟遮天蔽日,第二天依旧在燃烧。

如今的克里米亚,加油站油罐空空,民众排队加油却被告知“无油可加”。这一切说明,乌克兰针对能源基础设施的打击,已经不仅是“心理战”,而是实实在在地切断了俄罗斯的能源血脉。

海上的“宝贝”:无人艇开启新战场

除了空袭,乌克兰的海上攻势也在不断升级。

乌克兰安全局最近公布了“海上宝贝(Sea Baby)”无人艇的最新型号——航程超过1500公里,有效载荷高达两吨,可以搭载“冰雹”火箭发射筒或重型机枪。

从画面中可以看到,这些无人艇配备了十个火箭管,能够攻击港口油库或岸边军事设施。部分型号甚至装备了自动瞄准系统,可以在高速航行中锁定低空飞行的俄军直升机或无人机。

这意味着,从塞瓦斯托波尔到新罗西斯克、再到索契,整个俄罗斯黑海沿岸都已暴露在乌克兰的打击范围内。

无人机在天上,无人艇在海上——乌克兰的战争方式正从传统陆战转向“多维度无人化打击”,而俄罗斯的防空体系似乎还在努力追赶。

俄国的“燃料危机”:出口暴跌,工厂停摆

乌克兰媒体统计显示,俄罗斯汽油与柴油出口量已暴跌至疫情时期的水平。铁路货运量同比下降26%,海运出口下滑17%。仅9月份,俄罗斯原油产量就减少了1.53亿桶,损失超过120亿美元。

背后的原因很直接——炼油厂被炸了。

过去几个月,俄罗斯约一半的炼油厂遭到无人机袭击,不是被迫停工,就是火灾不断。而剩下的一半要么距离乌克兰太远,要么产量不足。

对于一个以能源出口支撑财政的国家来说,这几乎是一场战略性打击。

FP1 与 FP5:乌克兰的空中利刃

执行这些任务的主力,是乌克兰自制的FP1 无人机。

这款无人机航程可达1600公里,载弹量60至120公斤,足以摧毁炼油厂的关键设备。它采用涡桨发动机,通过发射架发射,价格相对低廉,便于量产。

最新一代的FP5“火烈鸟”巡航导弹则更进一步。它射程更远、速度更快、破坏力更强,却依旧保留了“低成本高命中率”的特性。

这意味着乌克兰已经建立起一种新的作战模式:用低成本武器换取高价值破坏。

对俄罗斯来说,这种不对称战争是最头疼的——防空系统耗资巨大,但每击落一架无人机,都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成本。

让俄罗斯也感受“战争的味道”

战争进入第四年,乌克兰正在以无人化、智能化的方式,打出一场“延迟报复”。

过去三年,俄罗斯导弹曾一次次袭击乌克兰的电厂、医院与居民区;如今,乌克兰的无人机让莫斯科、圣彼得堡、伏尔加格勒的夜空也燃起烈焰。

在费奥多西亚港口的大火中,上百万吨燃油化为灰烬,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燃烧味。即使三天之后,港口依旧在冒烟。

乌克兰的工业体系已逐渐恢复,在欧美援助和本国技术团队的支持下,它能生产出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无人机和导弹。

而只要战争不结束,这些飞行器就会继续穿越边境,让俄罗斯人感受到战争的另一面——不是发射导弹的那一方,而是被点亮夜空的那一方。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0
用户10xxx40 4
2025-10-29 03:56
👍👍👍
万年历
万年历 1
2025-10-29 05:45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