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火AI培训,老年也能第二春”“零基础入圈AI”“打造爆款账号,迅速变现”……这些充满诱惑的广告语,来自网上AI培训机构。近来一些读者来信反映,遇到“坑老”新骗局——打着AI培训的旗号,实则设圈套、卖高价。不少渴望通过学习新技术追赶时代潮流的老年人被拉入骗局。
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不少老年人或基于兴趣,或基于补贴家用考虑,都想学习AI技术。而网上的很多AI培训机构,重点围猎对象便是老年人群,原因是老年人知识结构老化,又想开启职业“第二春”,于是采用精准话术,先制造焦虑,再通过虚假案例诱老年人上钩,又采取饥饿营销让老人冲动花钱消费。
而老年人付费之后并没有学到实用技术,当然也难以赚到钱。所谓的教学,只是不断重复一些如何激活账号、如何涨粉之类的话术,连最简单的AI工具使用都没教过。而且,所谓的“院长”“老师”还在群里以各种话术让老年人缴更多费,续报第二期课程。可见老年人正被网上AI培训机构进行多轮“割韭菜”。
实际上,“边学AI边赚钱”等营销话术本身就是谎言,因为短视频平台倡导原创作品,利用AI技术创作的作品无法获得推荐。也就是说,学习AI基本赚不到钱,或者获利微乎其微。综上所述,从广告宣传到培训过程再到实际收益,网上AI培训机构都在“坑老”。这与中华传统美德和相关法律规定背道而驰。
对这类既失德又涉嫌违规的网上AI培训机构,除了要大声予以谴责,更要坚决依法整治。比如,对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应依据《广告法》进行治理;对涉嫌欺诈的行为,应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乃至《刑法》进行惩治。短视频平台要积极履行主体责任,严防虚假培训“坑老”。监管者则要当好“守夜人”。
除了依法治理外,更要通过“良币驱逐劣币”,让“坑老”行为无立足之地。首先,从平台方到有关方面,要通过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短视频平台推荐规则等,提升老年人群自身免疫力,使老年人能一眼识破AI培训骗局,才能避免上当受骗。AI是新生事物,相关科普相对滞后,这个短板如果补上可预防“坑老”。
其次,通过线上线下公益课堂去满足老年人对AI知识的渴求。其实,学习AI也有一些变现方式,部分先行者已从中获利。那么,老年人想通过学AI赚钱的想法就很正常。如果短视频平台推出免费公开课,老年大学、社区等推出AI技术及变现课堂,既能帮老年人圆“AI赚钱梦”,也能避免老年人“入坑”。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老年人有继续受教育的权利。国家发展老年教育,把老年教育纳入终身教育体系,鼓励社会办好各类老年学校。各级人民政府对老年教育应当加强领导,统一规划,加大投入。如果从平台方到各地政府,为老年人学习AI技术及变现提供专门教育,将是保障老年人受教育权的体现。
从某种程度来说,无论老年人学AI上当受骗,还是学保健知识等被“坑”,原因之一都是市场“劣币”没有被驱逐,而“驱逐劣币”不外乎两种办法,一种是“堵”,通过依法治理让“劣币”无法坑人,一种是“疏”,提供公共服务方便老年人选用,将“坑人服务”赶出市场。即治理AI培训“坑老”应堵疏并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