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小马、文远暗战升级!全球Robotaxi玩家实力几何?

本文系深潜atom第970篇原创作品上市的钟声还未敲响,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已“互掐”近半年。从6月份小马高管暗指“文远技

本文系深潜atom第970篇原创作品

上市的钟声还未敲响,小马智行与文远知行已“互掐”近半年。从6月份小马高管暗指“文远技术落后两年半”、文远高管回击“小马智行不安全”,再到近日为港股IPO隔空对线,文远CFO发长文称小马路演资料诋毁文远……

在这背后,是全球市场对无人驾驶行业的看好,资本市场也率先用真金白银投票。11月4日,百度集团港股开盘大涨6.2%;当天,美股中概股集体下跌,而百度收盘涨超3%。

背后核心驱动力源自旗下萝卜快跑披露的重磅运营数据——截至10月31日,其单周全无人驾驶订单首次突破25万单,累计服务订单量超1700万单,远超谷歌Waymo的1000万单。萝卜快跑无人驾驶车辆总行驶里程突破2.4亿公里,安全运营里程达1.4亿公里,与谷歌Waymo奠定了全球无人驾驶行业中绝对的领跑优势。

一、规模化落地增强无人驾驶安全优势

累计服务订单超1700万单、全无人驾驶里程破1.4亿公里这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数据,这标志着萝卜快跑既构建了多维度安全验证体系,更通过规模化落地勾勒出未来出行的可行路径。这些数据并非孤立的业绩展示,而是技术成熟度与商业可行性的双重印证。

但安全是无人驾驶的核心前提。萝卜快跑的安全表现通过“里程积淀-事故率对比-场景验证”形成了完整的逻辑链。截至10月31日,萝卜快跑全无人驾驶里程突破1.4亿公里,等于其全无人驾驶平均每1014万公里才出现一次气囊弹出事故,且无重大伤亡事故记录。而谷歌Waymo同类数据为454万公里,萝卜快跑的安全表现超过谷歌Waymo的2倍以上。

行业统计,人类驾驶每97万公里即可能出现一次气囊触发事故。对比人类驾驶,萝卜快跑的安全冗余度达人类驾驶的10倍以上。

采用ApolloADFM大模型,结合激光雷达、摄像头等多传感器融合,具备10重安全冗余和6重MRC安全策略,在复杂交通场景中表现出高安全性和稳定性。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道路安全全球现状报告》,每年全球有124万人因交通事故丧生,而超速、酒驾、疲劳驾驶等人为因素是道路安全最大的风险。出险率仅为人类司机的1/14的数据,可以大大减少事故率。

二、第一梯队断层领跑夯实生态壁垒

从技术储备、商业落地、全球化布局三大核心维度对比,全球无人驾驶玩家已形成清晰梯队,萝卜快跑与Waymo共同占据绝对领先地位,特斯拉等玩家则处于追赶阶段。

从运营数据上看,萝卜快跑累计订单1700万单,周订单25万单,在全球范围内覆盖22城;Waymo数据仅次于萝卜快跑,累计完成了1000万单,全球范围内覆盖5座城市。其他玩家距离萝卜快跑和Waymo依然有非常大的差距,比如小马智行Robotaxi累计收费单量仅为104万单,差距巨大。

与此同时,萝卜快跑正在加快全球布局。2024年11月,萝卜快跑获得香港首批无人驾驶车辆先导牌照并开启道路测试,快速打通右舵左行地区。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局长陈美宝、运输署署长李颂恩、香港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副局长张曼莉等均以乘客身份,在公开道路上亲身体验试乘过萝卜快跑并给予高度认可,最终实现不到一年内四度扩区。

尤其是在无人驾驶的生态布局上,萝卜快跑先后与Uber、Lyft全球两大出行平台合作,只需输出技术+车辆能力,接入Uber/Lyft平台,在中东、亚洲和欧洲等地规模化部署无人驾驶汽车,加快提升其全球通用性,为后续进入其他地区铺路。

萝卜快跑“本土化深耕+全球化复制”的模式,也使萝卜快跑生态壁垒更具韧性。

时间就是先机,在全球市场已经取得巨大优势的萝卜快跑,帮助中国在这轮全球产业变革中,占据了先发优势,并有望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

三、资本回响:从概念炒作到实力定价的估值跃迁

从投资逻辑看,萝卜快跑核心价值在于:一是安全数据的确定性——1.4亿公里全无人驾驶安全里程构建了行业最高安全壁垒,降低了技术落地风险;二是全球竞争的领先性——与谷歌Waymo共同领跑的格局,使其成为无人驾驶赛道的核心资产。

当地时间2025年10月9日,《时代周刊》将无人驾驶技术列入其2025年最佳发明榜单,特意将中国的“萝卜快跑”标注为Waymo在全球“最大的竞争对手”,并认为萝卜快跑对比谷歌Waymo的市场化优势正持续扩大。可见,萝卜快跑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得到了全球众多机构的高度认可,直接推动了萝卜快跑的投资价值。

正因如此,在公布2025年前十个月数据后,百度股价在2025年11月4日开盘涨幅超6%,美股收盘涨超3%。美股港股市场的上涨行情,反映出资本市场对萝卜快跑实力的直接认可。

从8月到10月,萝卜快跑三个月内新增300万订单,叠加《时代周刊》背书,资本市场已对萝卜快跑形成“技术领先→数据验证→规模落地”的价值预期。股价的异动,正是这一预期的集中释放,也预示着无人驾驶赛道的估值逻辑已从概念炒作转向实力定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