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青写尽人间情
文/李寿谦
醉来无善状,
冲空便高歌。
天地因秋老,
江湖作客多。
野棠思玉辇,
青琐卧铜驼。
千古茫茫事,
都归一钓簑。
这是黄慎的一首怀古诗。黄慎(1687-1770年),福建宁化人,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他出身贫寒,14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为谋生计,16岁拜画家上官周学画。从工笔人物画起步,学成后因生活所困,常以卖画为生。
早年作品,多工细。后受怀素狂草启发,将狂草笔法融入绘画,形成泼辣写意的风格。人物画题材广泛,既描绘神仙佛道、历史人场,也关注纤夫、乞丐、渔民等下层民众生活。如《群乞图》,展现了灾荒中乞丐的悲惨遭遇,体现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他多次前往扬州卖画,与郑板桥、李鳝等“扬州八怪”交往密切。
雍正五年(1727年),奉母至扬州定居。后因母思乡返闽。母去世后,又重返扬州。
黄慎的诗、书、画被称为“三绝”。其草书学“二王”而自成一格,以笔画盘曲,节奏铿锵著称。人物画用笔粗犷,花鸟画纵逸泼辣。山水画注重诗意表达。代表作《商山四皓》《漱石捧砚图》《渔归图》等。
黄慎晚年居乡,生活清苦。对清末海上画派及近代画家如齐白石影响深远。齐白石赞其画有“超然之趣”。他一生以画为生,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与人文关怀融入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展现了清代社会的众生相,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人物。
郑板桥曾对黄慎的作品多有题诗,现摘录几首:
爱看古庙破苔痕,
惯写荒崖乱树根。
画到精神飘没处,
更无真相有真魂。
这首诗高度评价黄慎的大写意绘画风格,尤其强调作品在精神层面的深刻表达,体现了两人在精神层面的共鸣。
郑板桥还为黄慎的《钟馗嫁妹图》题诗:
五月终南进士家,
深杯巨盎醉生涯。
笑他未嫁婵娟妹,
已解宜男是好花。
这首诗以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画中的情景,展现了二人交往中的艺术互动。
黄慎的书画是中华艺术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他的精益求精的创作精神和关注民生的情怀,展现了古代知识分子的高风亮节。我们要继承发扬这种精神,为建设祖国的高楼大厦添砖加瓦。

【作者简介】李寿谦(男),泰安肥城市人。高中教师,大学学历,现退休,寓居宁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