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张纪中:别拿孩子当 “流量道具”,真爱从不需要“晒”!

真正的爱,是放在心底的责任,而非“晒”在朋友圈里的表演。近期关于张纪中“父女恋”的话题讨论不少,大众偶尔调侃几句也无伤大

真正的爱,是放在心底的责任,而非“晒”在朋友圈里的表演。

近期关于张纪中“父女恋”的话题讨论不少,大众偶尔调侃几句也无伤大雅,毕竟这是别人的感情生活,我们无权干涉。

然而,当话题落在张纪中一岁的女儿身上,有网友把孩子和“父女恋”进行强行绑定,还有人对孩子评头论足,这多少让人心里有些不太舒服。

父母的行为与孩子何干呢?

其实,张导愿意分享自己的感情日常,是他的自由,毕竟这是一个网络社会,每个人都有分享自己的生活的权利。

不过,他把一岁的孩子推到公众视野,让孩子成为公众讨论的话题,这件事情真的欠考虑了。

难道不知道网络就是一把放大镜吗?

我承认父母爱孩子的初心,也承认给孩子录制祝福视频,希望给孩子留个美好的纪念。

录好之后,可以找个硬盘保存起来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拿到公众平台上来“晒”呢?

当然“晒”什么,是个人的自由,但是真爱需要靠“晒”来证明吗?

一、真爱从不需要向外求认可

周国平曾说:“好的爱情是两个人的事,不需要向外界炫耀,因为它本身就足够圆满,炫耀的背后,往往藏着对这段感情的不自信。”

李健和孟小蓓,是一对清华校友夫妻,相伴二十余年,两人却极少一同出现在公众场合。

但熟悉他们的人都知道,李健的歌里全是妻子的影子。

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脑海……这是李健为她写的告白。

李健称呼妻子“小贝壳”,妻子唤他“各种先生”。

今年9月有网友在东京街头偶遇李健夫妻,两人穿着同款情侣鞋在街头骑行。

他们没有前呼后拥,没有刻意摆拍,就像普通夫妻享受午后的时光。

李健曾说:“我不需要用美满的婚姻为事业增色,更不希望家人受到打扰。

刘青云和郭蔼明,一个是拿奖无数的影帝,一个是学历出众的港姐冠军。

结婚20年几乎没有绯闻,更没有见他们在网上晒过恩爱日常。

但香港的街坊们却常常看到,刘青云拎着菜篮,郭蔼明走在身边,两个在摊位前买菜、讲价。

2015年,刘青云拿金像奖时,对着台下的郭蔼明说:“当我驾驶太空船飞向宇宙不知何处时,你总有办法让我安全回到地球。”

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让所有人都听懂了这份感情的重量。

他们的爱从不需要放大给外人看。

反观,那些天天在网上晒恩爱、晒礼物、晒日常的感情,反而容易出问题。

前几年有对网红情侣,每天直播秀恩爱,粉丝跟着磕糖。

结果没到半年的时间,两人就因为利益纠纷闹得鸡飞狗跳,成了全网的笑话。

网友有句话很戳心:真正甜的糖,是含在嘴里的,不是拿出来给别人看的。

二、父母的 “曝光欲”,会变成孩子身上卸不掉的 “枷锁”

有个细节很值得思考:当父母把孩子的日常分享到网上时,很少有人会问:“孩子愿意吗?”

我们习惯了把孩子当成“附属品”,忽略了这样做是否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

几年前,童模妞妞的妈妈为了流量,每天让才3岁的妞妞高强度拍摄。

从早上拍到深夜,妞妞累得在片场哭,妈妈还在一旁催促“快点,别耽误时间”。

2019年,3岁的童模妞妞因一段被母亲踢踹的视频引发了全网的热议。

有工作人员曾提醒妞妞妈妈,孩子的接单量太大,有点脾气,说话要注意点。

最后,品牌方为了减少舆论的影响,不得不与妞妞解除合作关系。

本该在嬉闹中成长的孩子,却沦为了父母“逐利”的工具。

江西少年范小勤,8岁时因长相酷似马云意外走红网络。

被表哥以“监护人”名义包装成“小马云”,每天拍摄视频、参加商演,三年没有踏进过学校大门。

2021年送回老家时,他的身高和智力还停留在8岁,连10以内的加减法都不会计算。

2025年他被鉴定为二级残疾,不仅无法正常工作,连正常人的认知都达不到。

这就是一场由成年人操纵的曝光狂欢,把一个本可拥有平凡人生的孩子,彻底变成了社会的“弃子”。

儿童心理专家李玫瑾曾说:“儿童的成长需要隐私空间,过度曝光会让他们失去自我,甚至承受不该有的舆论压力。”

因为人性有个习惯:会把父母的行为投射到孩子身上。

就像张纪中的“父女恋”的争议,就有人会把对大人的看法,转移到孩子身上。

有些话,大人或许能一笑而过,但有些话有可能是孩子一生的阴影。

社交平台不是“家庭相册”,这里的评价没有滤镜,只有陌生人的随意评判。

三、公众人物的影响力,该用在 “有价值” 的地方,而不是消费私生活

张纪中作为知名导演,拍过《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等经典作品,在行业内有不小的影响力。

但公众人物的影响力,不应该“用来晒私生活”,而是传递正向价值,为社会多做点贡献。

比如:韩红这些年她很少晒自己的生活,反而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公益上。

疫情期间,她亲自带队奔赴武汉,送物资、建方舱。

平时她还关注偏远地区的教育和医疗,帮助无数贫困家庭的孩子圆了上学梦。

她的影响力,没有用在消费自己,而是默默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才是公众人物该有的样子。

还有“与辉同行”的董宇辉,作为主播,他没有靠“晒私生活”吸粉,反而在直播间里分享知识、传递正确的价值观。

他会和网友聊《论语》、聊历史、聊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年轻人“努力很重要,但善良更重要。”

很多人都说,看董宇辉直播,买东西是顺便的事,主要是为了跟他“学东西”。

他用自己的影响力,传递积极向上的能量,也收获了大众的认可。

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为社会贡献了什么,而不是他拥有什么或展示了什么。”

张纪中导演如果愿意,可以分享自己几十年的影视创作经验,聊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或者参与一些公益项目,用自己的资源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这些事,比晒孩子、晒日常更有意义,也能让网友看到他除了“感情争议”之外的另一面,自然也就抵消那些负面信息。

四、别让 “分享欲”,伤害了最该保护的人

“分享欲”每个人都有,看到可爱的孩子,想记录她的成长,这很正常。

但是,记录和“公开曝光”是两回事。

可以把孩子的照片存在移动硬盘里,等她长大了,和她一起打开看看。

真爱也一样,与其晒“伴侣的好”、“孩子的爱”,不如给家人做一顿早餐,给孩子讲一个故事。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隐私一旦曝光就无法收回。

别让“分享欲”,变成伤害孩子的“利器”,也别让“流量”,冲淡了感情本该有的纯粹。

守护好爱的人,做好该做的事,回到生活最本真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