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罗士信遇害的消息传来,李世民远望洺水城,心头不由一阵阵发紧:难道我李世民真的要阴沟翻船,败在一个无名小辈的手上?

洺水城上空的烟烬未散,城下尸横遍野,墙上血渍斑斑。刘黑闼伫立城头,仰天长啸:李神通、李世勣、罗艺、薛万钧、薛万彻、史万宝、王君廓、李道玄、李瑗、罗士信,都成了我手下败将,李世民,你就等着本王马踏长安吧!
刘黑闼,名字土得掉渣,若非资深历史迷根本就记不住他。事实上,此人也就是个地道的农民,不,准确说是个“无产者”,穷得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所以他连吃土的资格都没有。
即便如此,黑闼兄弟还是倒驴不倒驾,酒照喝、肉照吃、钱照耍。他哪来的钱?呵呵,这玩意儿能难倒英雄汉吗?黑闼兄弟生性狡诈蛮横,石头缝里都能榨出两文钱,左右四邻、满集市的人,不都是他的钱袋子?

当然,也有人管刘黑闼叫“好汉”,倘若天下有变,这种人至少是一条混江龙,就像老刘家的三小子阿邦。窦建德就是这么想的,于是他慷慨解囊,常常扮演刘黑闼的“漂母”。
果然天下有变了,隋末,山东风云突变,各路豪杰暴起,王薄、孙宣雅、张金称、徐元朗、郝孝德,比陈胜吴广那会儿还要热闹。
春风拂过刘黑闼心头,他顿时发芽:老子不吃嗟来之食了,走,上山去!于是他成了同乡郝孝德的部下。
刘黑闼为什么不投窦建德呢?因为那时候窦建德还没有自己的山头,哪有放着大哥不拜,拜二哥的?

刘黑闼只看“个头”,不看“拳头”,根本没料到,郝孝德的小粉拳不经打,跟着他捞个饱肚子的代价通常是鼻青脸肿,一点也不体面,于是黑闼兄弟一扭腰,拜了个“大个儿”的大哥——李密。
瓦岗寨家大业大,猛将如云,在那里,刘黑闼结识了少年郎罗士信,还有彼时名叫“徐茂公”的李世勣。当然,跟赫赫有名的罗士信、李世勣相比,刘黑闼就是个黑煤球,用来给人踩的。
无所谓了,反正是混饭吃,黑煤球也有黑煤球的幸福,比如吃饭砸锅的事干起来就很方便,没人在意他,于是刘黑闼很灵巧地又换了个码头,拜倒在王世充的脚下。
还是王世充“慧眼识才”,小伙儿这么猛,人才呐,朕任命你为骑将,镇守新乡。

王世充这个人怎么看都像鼻子插大葱的猪,总以为别人看他很高大,结果笑话百出。比如被他当宝贝伺候的秦琼、程咬金、罗士信,竟然阵前倒戈,当着他的面撒丫子跑到唐营去了。
最让王世充难堪的是,就连刚刚啃上骨头的刘黑闼也看不起他,竟然带着部下投奔了窦建德。
原来,随着隋朝的灭亡和瓦岗寨的散伙,天下形势逐渐明朗,关东仅剩王世充、窦建德两强,对刘黑闼来说,跟着装腔作势的王世充,哪有比跟着旧交窦建德爽呢?
于是兜兜转转,刘黑闼“四嫁”终于回到了“初恋”的怀抱。
窦建德远比王世充大方,甩手就给了刘黑闼一个“汉东郡公”的封号。还是窦建德知根知底,他人尽其才,将刘黑闼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

这伙计有两大标签,一是脑瓜子灵,狡猾多端,二是胆大生猛,敢于孤军深入,那么,何不让他干侦查的活呢?
于是刘黑闼经常率领数百人深入敌营,穿插迂回刺探虚实。当然,常常也会因为被发现,打几场遭遇战。这种考验胆量和智慧的作战模式让刘黑闼如鱼得水,战果丰硕,他也因此获得了“神勇将军”的光荣称号。
遗憾的是,窦建德的“夏风”终究抵不过大唐的龙卷风,他败了,被李世民押送长安,并被李渊下令斩杀。
李渊为何放过王世充,非要杀了窦建德呢?

这个问题很复杂,主要有两点,一是关东和关中两大集团对立二百年,不可调和,窦建德代表室关东集团,李唐代表的是关中集团,二者尿不到一起。二是窦建德在河北的影响力太大,留着他就是留了一颗定时炸弹。
在处死窦建德后,李渊又强令窦建德的部下们进京任职。正式这条命令,让河北再次翻了天。
窦建德的五个核心部下范愿、董康买、曹湛、高雅贤、王小胡聚在一起商议:李渊老伙计心狠手辣,杀了咱夏王,王世充归降,其部下也没一个好结果,他这分明是设套让咱往里钻呢,决不能去!

那咋办呢?不去是死,去了还是死路一条,又徒遭羞辱,那还不如反了!于是几个人神神叨叨占了一卦,曰:以刘氏为主吉。
找个姓刘的当头,这事儿就能成。五人一拍大腿,刘雅啊,他是夏王的爱将。岂料刘雅这伙计死脑壳:都啥年代了,吃饱撑的,我现在就想老婆孩子热炕头,你们哪来滚哪儿去!
范愿等人怒了,举刀砍了刘雅:姓刘的比牛毛还多,不差你一个,走,找刘黑闼去。
刘黑闼激动得裤衩子都飘起来了,听说过天上掉金豆子的,没听说过掉王冠的,还正好砸咱脑袋上了。杀牛摆宴,兄弟们,老子干了!
于是“天造”汉东王正式出炉,刚刚统一的大唐帝国风云再起,河北大地又一次生灵涂炭。

刘黑闼有多生猛?从举兵开始计算,仅仅五个多月,他就光复了窦建德的所有地盘,将大唐猛将李世勣、罗艺、薛万钧、薛万彻等打得灰头土脸。
薛万钧、薛万彻哥俩是唐初名将,薛万彻后来还当了李世民的妹夫,此刻却成了刘黑闼的俘虏。有意思的是,刘黑闼并没有杀掉薛家兄弟,而是将哥俩剃了光头,极尽羞辱,放回去了。
李渊怒了:二子,你去灭了刘黑闼。
武德五年正月,李世民踏着爆竹的碎花出现在河北。此时李世民已经功成名就,大唐帝国半数江山都是他打下来的,阴沟里钻出来的刘黑闼算什么东西?

然而,李二没想到,刘黑闼给了他一个地狱般的开局,唐军输了,输得很惨。
李道玄成了第一个殒命的将领。小伙子彼时才18岁,是李世民的堂弟。李道玄的偶像就是李世民,小伙儿一心学习堂哥,结果学偏了,只学会了李世民的猛。
面对刘黑闼,李道玄不顾史万宝的劝阻,率领轻骑孤军深入杀入敌阵,结果当了烈士。紧接着,刘黑闼乘势反击,一句歼灭史万宝的三万唐军。
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李世民的另一个堂兄弟,这伙计见势不妙,竟然弃城出逃,拱手让出了洺州。
连战连败,李世民的脸比黑闼兄弟还要黑。然而,更大的灾难还在后面,洺水城又被围了。

洺水城是双方交战的支点,失去这个地方,刘黑闼的都城难保。拿不下洺水城,唐军连渡河都困难,打败刘黑闼就是妄想。
李二做出了最艰难,事实上也证明极其失败的决策:换将,王君廓不行,换罗士信守洺水城。
罗士信就是《瓦岗寨》中“罗成”的原型,一位少年英雄,此时也只有22岁,是李世民手下的爱将之一。
李世民的如意算盘是,只要罗士信能抵挡住几日进攻,他就能渡水增援,打垮刘黑闼。然而他失算了,唐军八天内发起数次进攻,都被刘黑闼打垮了。时天降大雪,唐军眼睁睁地看着城破,罗士信被俘遇害。

两位杰出的唐军将领殒命沙场,李世民肝颤呐!
自从输给薛仁杲之后,李世民几乎没打过败仗,如今却被阴沟里的臭虫叮得满头大包,这要是传出去,如何在面对“军神”的称号?
关键时刻,李世民反而冷静了。很多人都盲目跟风,吹捧李世民,似乎李二就是天生的战神,其实不然,他也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从失败中一步步磨出来的。
当初出道时,李世民给大哥打酱油,后来独立率军,经历过惨败,逐渐变聪明了,这才具备了军事家的素养。
其实李世民作战最大的特点就两条:一是后发制人,二是断粮道。这一回,李世民照方抓药,他瞄准了刘黑闼的软肋。

洺州地处河北的西南面,从补给上看,更有利于唐军。李世民的战术很清晰:困死刘黑闼,瞅准机会打反击。
于是罗艺奉命从北面、程名振在东面,李世民的主力在南面,三面困死洺州。同时唐军又分兵袭扰,坚决截断刘黑闼的粮道。
一开始,刘黑闼携胜利的余威,对唐军不以为然,他数次挑战,李世民就是高挂免战牌。刘黑闼也不急,双方跟演戏似的,把肉搏变成了嘴仗。
再后来,刘黑闼终于急眼了,他发现自己有点上当了。为啥?粮没了啊,必须决战了!
这时候轮到李世民主动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对峙,刘黑闼再也没有“磨洋工”的资本了,于是他一声令下,刘家军倾巢而出,强渡洺水,企图一口吃掉李世民。

正中下怀,李世民早就成竹在胸。老剧本,先半渡而击,刘黑闼的大军在河边遭遇重创。然而,就在焦灼之际,刘黑闼惊喜地发现:河水涨了!
大冬天,正是河水干涸的时候,咋就涨水了呢?原来,李世民早做准备,提前截断了河流,在上游蓄满了水量,此刻全部放出来给刘黑闼当洗澡水用。
毫无悬念,刘黑闼输光了,他像落汤鸡一般,仅仅带着一千多残兵败将逃亡塞北找干爹哭诉去了。
刘黑闼确实生猛,李世民没能斩草除根,仅仅三个月后刘黑闼再次死灰复燃,又重新占据了河北。后来李建成奉命出征干掉了刘黑闼,这才斩草除根,彻底平定了河北。

那么,刘黑闼是李世民的最强对手吗?
言过其实了,虽然刘黑闼给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这绝不意味着刘黑闼就是足以匹敌李世民的名将。
事实上,刘黑闼的兴起绝不是因为他个人有多强,而是形势使然。
刘黑闼本就是个无名小辈,既没有很强的军事才能,也没有足够的人望,他之所以兴起,其实是借了“窦建德”这块招牌。
前面我们讲过,窦建德绝不是一个人,而是代表了河北士族集团。李唐建立后,如何在政治上拉拢河北集团远比军事上征服更重要。

很遗憾,在这个问题上李渊做得很失败,李世民做得也同样失败,他们一个杀了窦建德,一个激怒了河北士族,于是河北集团就成了干柴,刘黑闼只是点火的那个人。
这一点李建成做得很成功,他背后有个河北集团的代表人——魏徵。靠魏徵的指点,李建成军事、政治双管齐下,这才全面平定了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