睹物思人,却早已物是人非。
见人忆人,却思念重重。夏洛特公主这位打娘胎里就站在了金字塔尖的人,在出生后更是成了众人的珍宝。
寻常人家添个闺女可能悄无声息,可这姑娘不一样,因为光是 “公主” 俩字,就够报纸连登三天头条。
别的地方还在重男轻女,王室里却把这丫头当成宝。
在夏洛特公主出生的那天,整个城市都为之震动了,教堂的钟声敲了半宿,为了迎接这个小公主,礼炮没停过,整个城市也都亮起了粉色的灯光,这排场,王子出生都不及其一啊。
倒不是说王子不值钱,主要是夏洛特公主这姑娘太会挑基因了。
在夏洛特公主睁开眼的那一刻,她的意义就更加上一层了。因为这个女孩继承了温莎血脉中的蓝眼睛。
这可是温莎家族失传两代的 “蓝眼基因”,查尔斯没有,威廉哈里没有,偏偏在她脸上亮了相。
为此英女王更是打破了传统主动换了一身粉色的衣服去看望这个曾孙女。
毕竟蓝眼对于英王室来说其实意义很大,英女王的蓝眼睛是标志性符号,可到了查尔斯这代,不仅眼睛成了棕色,连颜值都打了折扣。
好不容易盼到威廉哈里,靠着戴安娜的基因是长帅了点,可眼睛还是随了查尔斯,气得王室粉丝直跺脚:“好基因全浪费了!”
直到当夏洛特公主睁开眼的那一刻,出现了蓝宝石一样的眼睛,整个意义就升华了。此时此景,可想而知英女王有多喜欢了。所以在夏洛特公主睁眼那一刻就注定了她这一生都不平凡了。
虽说她本来出生在王室已经不平凡了,但此刻的意义又完全不一样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没有蓝眼就不是王室人员。只能说失而复得,更让人觉得可贵。
对于这个一见面就打心底里疼爱的曾孙女,英女王愣是改了传了几百年的规矩,拍板 “女孩也能继承王位”,这个修改力度可是非常大的,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
对于这种逆天的宠爱,更是可以论证了隔代亲这个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
而夏洛特公主更是不负所托,像开了挂一样,把三代人的优点全扒拉到自己身上了。
夏洛特公主小时候可是被众民众称呼为“缩小版的英女王”。
夏洛特公主的很多动作都跟女王非常的相似。
对于行为动作而言,或许你可以说是英女王跟这个曾孙女玩的很密,所以夏洛特公主经常模仿她的动作,但是有些东西是模仿不来的,比如说气质跟样貌。
夏洛特公主在参加活动的时候,别的孩子东张西望,她站得笔挺,小手跟众人打招呼,表情严肃得像个小女王,和英女王的照片一对比,相似度都超标了。
如果你非要说是因为模仿而相似,那说到戴安娜就没办法模仿了吧?
夏洛特公主都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祖母。但是有人拿夏洛特公主跟戴安娜的照片出来做对比,两人无论是神情上或者是样貌上都非常的相似。
或许在这一刻也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血脉的传承。我虽然已离去,但总有人为我而活着。
当看到夏洛特公主的一些动作表情的时候,大家也同时在怀念戴安娜这个已故的英伦玫瑰。
可惜的是戴安娜也没有机会看到自己的孙女,不然她应该对她的孙女格外的疼爱吧。
对于自己的祖母都如此相像了,那对于自己的父亲威廉来说相像那更是天经地义的了。
拿出威廉小时候的照片跟自己的女儿一对比,不能说像,简直就是一个模板了。到这个时候真的是不得不佩服夏洛特公主,挑选的本事真的太厉害了。好的,都拿了。
反观查尔斯和威廉,简直是 “基因翻车现场”。
查尔斯年纪轻轻就秃了头,威廉的发际线比股票跌得还快,爷俩站在一起,活脱脱 “王室颜值反面教材”。
可夏洛特完美避开了这些坑,专挑优点长:威廉的圆脸蛋、戴安娜的锁骨、女王的挺拔,全攒在了自己身上,网友笑称 “这姑娘怕不是偷偷改了基因密码”。
同样是公主,哈里和梅根的女儿莉莉贝特就冷清多了。
这孩子出生时,梅根捂得严严实实,连张正脸照都没放出来;夏洛特公主三岁就跟着女王见外宾,莉莉贝特快五岁了,公众还只见过她后脑勺。
梅根嘴上说 “保护隐私”,转头就给女儿取了女王的小名 “莉莉贝特”,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想蹭热度,可惜民众不买账,都说 “仿品再像,也成不了正品”。
梅根心里怕是早有怨气,觉得夏洛特公主抢了自己女儿的风头,还酸溜溜地说凯特 “把孩子当展品”。
可她忘了,王室孩子从来没有真正的隐私,想戴王冠就得受其重。
夏洛特公主从小参加活动,学礼仪、练演讲,靠的是真本事圈粉;莉莉贝特躲在豪宅里,连基本的王室规矩都没学过,光靠改名博眼球,注定成不了气候。
英女王去世后,夏洛特公主的意义更不一样了。她站在送葬队伍里,穿着黑大衣,脊背挺得笔直,蓝眼睛里含着泪却没哭出声,活脱脱一个小女王。
那一刻起,夏洛特公主更是成了经典,带着众人的希望活着。
这时候再看莉莉贝特,还在别的地方晒太阳呢,俩人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
梅根确实是靠一些小技巧让莉莉贝特有了一点热度,但这种小技巧用过了就没有了,跟夏洛特公主相比,莉莉贝特这辈子怕是难追上了。不是因为长得不好看,而是夏洛特公主身上那层 “传承” 的光晕,太厚重。
夏洛特公主身上的不是简单的 “人气”,是传承 —— 是女王的蓝眼睛,是戴安娜的善良,是温莎家族几百年的故事。
这种深层次的意义和梅根靠炒作、靠改名根本蹭不来。莉莉贝特或许能靠梅根的小技巧博一时关注,但真要比分量,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有些东西是没办法去替代的,一时的热度也只是过眼云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