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汉文帝生母薄姬:被预言“当生天子”,躲过吕后迫害,成为“文景之治”的隐形功臣

历史上有不少有名的治世,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指的是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而就在这两位君

历史上有不少有名的治世,比如西汉的“文景之治”,指的是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下,社会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时期。

而就在这两位君主的光辉背后,少不了一位女性的身影。

正是她,培养了文、景二帝,为“文景之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位女性,便是西汉时期享有盛誉的贤后——薄姬。

作为太后,薄姬不仅在百姓心中拥有崇高的威望,更在史书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司马迁曾高度评价她,称其“凡事包容,母仪俱足”。

然而,贵为太后的她其实出身并不好。

那么,在暗流涌动的西汉初期,薄姬是如何一步步从一个孤苦无依的少女,成长为万人敬仰的西汉太后呢?

下面,就让我们漫溯历史长河,去探索薄姬跌宕起伏的人生故事。

因算命扬名

薄姬约生于秦末汉初之际。

她是一个私生女,据《史记·外戚世家》记载:

“薄太后,父吴人,姓薄氏,秦时与故魏王宗家女魏媪通,生薄姬,而薄父死山阴,因葬焉。”

也就是说,在秦朝时期,父亲与魏国宗室之女私通生下了薄姬。

而后,父亲薄氏早逝,不过具体原因史书并没有详细记载。

薄姬自幼便因私生女的身份饱受争议。

父亲死后,生活愈加困难,她只能和母亲相依为命,在困苦中艰难求生。

在艰苦生活的摧残下,薄姬的母亲魏媪日渐衰老。

相比以前的锦衣玉食,如今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让魏媪内心苦涩无比。

她渴望改变现状,摆脱贫困。

终于,她找到了一个绝佳机遇。

当时,秦朝暴政激起各地起义不断,魏国宗室魏豹也趁机割据一方,自立为王。

善于筹谋的魏媪得知魏豹称王的消息后,巧妙地利用了自己魏国宗室的身份,将正当妙龄的薄姬送入了魏豹的王宫。

魏媪希望借此改善母女俩的生活,也为薄姬寻得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可当时天下纷争不断,魏媪对薄姬的未来颇为担忧,所以费尽周折请来极负盛名的女相士许负,为女儿占卜吉凶。

让人意外的是,许负观薄姬面相后,预言其“当生天子”。

魏媪听后大喜,但也未敢轻信。

不过,这一预言在魏豹的心中却掀起了波澜。

此时的魏豹已经投靠了刘邦,正值项羽和刘邦在河南荥阳对峙,胜负未定。

因许负的预言,自以为能成为天子之父的魏豹,背弃和刘邦的盟约,转而投靠实力更强的项羽。

对此,刘邦怒而攻之。

很快,与刘邦兵力差距悬殊的魏豹战败被俘,他后宫中的管夫人、赵子儿、薄姬等人被俘至荥阳。

在去荥阳途中,年纪相仿的三个姑娘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密友。

前途未明,为了日后能有照应,她们便相互约定:以后不管谁富贵了,都不要忘记彼此。

也正是这个约定,在日后帮助薄姬开启了她不凡的后宫生涯。

进入刘邦后宫后,面容姣好的管夫人和赵子儿先得到刘邦宠幸,而薄姬则被分配到织造府成了织女,日复一日干着繁重的纺衣织布的活儿。

终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刘邦注意到了在织造府勤勉劳作的薄姬,她的温婉与坚韧触动了刘邦,于是刘邦将她召入后宫。

直至公元前203年的一天,刘邦坐在成皋台上休息,已经被封为美人的管夫人、赵子儿侍奉在侧。

本就重义气的刘邦听后,顿时心生怜悯,于是当晚便召见了薄姬。

她告诉刘邦,自己昨夜梦到一条苍龙盘踞在她的肚子上。

不久,薄姬果然怀孕,并顺利生下了皇子刘恒。

刘邦的后宫中美女如云,得宠的数不胜数,尤其是戚夫人最为得宠。

但经过多年的磨练,薄姬深谙审时度势之道,没有足够的力量与他人抗衡时,唯有隐忍,耐心地等待时机。

在这段时间里,薄姬接触并深入研究了当时流行的黄老之学.

母子俩就这样以“无欲无争”的姿态在宫廷漩涡中明哲保身。

刘邦为了巩固汉室基业,分封诸子为王。

刘恒被分封的第二年,刘邦驾崩,吕后以新帝年龄尚小为由,执掌朝政。

而薄姬温婉谦逊,又很少受宠,让吕后放下了戒心,于是吕后允许薄姬前往代地与其子刘恒团聚。

薄姬发现后,启示他“贤者避世,其次避地”的道理。

在代地的15年里,薄姬一直教导刘恒施行仁政,关爱民生。

与此同时,吕后权倾朝野,一边残酷迫害刘邦子嗣,一边分封吕氏家族子弟。

转眼间,到了公元前180年,吕后逝世,吕氏家族的势力遭到重创,朝廷亟需立新帝继承刘姓江山。

然而,刘长是吕后抚养长大的,对吕后专政及外戚势力仍心有余悸的大臣们,断然不会立刘长为天子,于是转而拥戴宽厚仁慈的刘恒。

同时,汉文帝的生母薄姬被尊称为薄太后。

当上太后的日子里,薄姬仍秉持不轻易干政的原则,但在关键时刻,她也能果断出手。

汉文帝刘恒听信了谗言,将周勃下狱。

第二天,在汉文帝刘恒临朝之际,薄太后愤怒抓起头巾向地上丢去,厉声质问:

“绛侯绾皇帝玺,将兵于北军,不以此时反,今居一小县,顾欲反邪!”

汉文帝听后,立即醒悟,随后命人彻查此事,最终还周勃清白,并恢复了他的爵位和封邑。

数年后,当“七国之乱”爆发,正是周勃的儿子周亚夫带兵平定了叛乱,使得汉景帝刘启能够顺利稳固皇位。

时光匆匆,公元前155年,这位历经风雨的薄太后离世,结束了她传奇而励志的一生。

她的一生完美诠释了“夫唯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的道理,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启示与学习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