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17日清晨,整编第74师在孟良崮彻底覆灭的消息,不出意外地传至济南,王耀武如丧考妣一般,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谁也不见,一整天水米未进。
第二绥靖区参谋长罗幸理无奈,只好请出王夫人郑宜兰劝驾,已经饿迷糊了的王司令官,总算在傍晚时喝了点粥,有点力气以后,一边捶桌子痛骂汤恩伯无能,一边提笔给南京写电文,要求重建自己的老部队。
作为所谓的五大主力之首,无论是为了军心士气,还是给俞济时王耀武面子,整74师的重建都势在必行,可是拿什么重建呢?
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中,全歼了该师三旅六团的所有建制,战役期间毙伤俘敌32000余人(含整83师的一个团),其中毙伤近13000人,俘19000余人。
而且根据陈老总的直接命令:整74师俘虏一个不放!而战史资料记载,第74军1946年春改制为“整编第74师”之际,编制官兵人数为32526人,且调往苏北战场时处缺编状态,查看张灵甫的报告,该师自南京开拔时全员只有近29000人。
如此一路转战一路补充,到孟良崮战前能有30000人顶天了,因此再加上整83师的罗文浪团,数字已经明白显示,整74师被华野消灭的非常彻底,并且军官团也损失殆尽,主官张灵甫被击毙,师参谋长和旅长团长或死或俘。
华野总共俘虏该师军官5127名(其中尉官4973名),中下层军官基本被团灭了,没有兵没有官,如何来重建一个整编师呢?王耀武最大的一张底牌,是整74师还有三个新兵团4000余人,当时在邱维达的率领下驻于南京,因为该师覆灭前,已确定由三旅六团扩编为三旅九团制。
王耀武旋保举整74师中将副师长邱维达(黄埔四期,曾任第四方面军参谋长)扶正,主持重建,校长照准并授权王耀武,可自行决定所有团以上军官的人选,同时调拨山东警备第2旅、广东航空警备旅,纳入该师建制。
至1947年底,邱维达居然拼凑出24000余人,兵力规模接近了大部分整编师,可是新兵团、警备旅这样的货色,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几乎所有被歼后重建的部队,精气神都荡然无存,因此当我军再撞上这支部队时,压根就没放在眼里!
一、整74师重建后战力仍然较强
至1948年春,由于总吃败仗哪哪都缺兵,整训时间并不充分的整74师,被仓促投放到中原战场,驻防于安徽北部的蒙城、阜阳地区,其中罗幸理(下来带兵了)的整58旅驻阜阳,全旅约9000人。
恰逢刘邓野战军刚刚转出大别山,正准备在淮北打几次漂亮仗,以站稳脚跟并配合陈粟、陈谢兵团的作战,于是把目光盯在了阜阳,拟以“围点打援”的战法,寻歼敌之有生力量,之所以选择首攻阜阳,也是考虑敌重建部队普遍偏弱。
刘邓首长此战调动了晋冀鲁豫野战军一纵、十一纵,外加豫皖苏独立旅,共七个旅30000人左右的兵力,用于攻击整58旅,各级指挥员普遍认为,以三倍以上的优势,围歼一个重建旅,至多两天就可以解决战斗。
然而仗一打起来,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阜阳战役从3月29日打响,我军扫清外围接近城垣以后,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战斗异常激烈,尽管打开了两个突破口,也消灭了约一个团的敌人,但始终不能插入纵深。
战至4月3日,整58旅在大批飞机的配合下,仍然死死守住了城垣防线,据刘司令员的估计,全部拿下阜阳至少还需要5天,可惜时间不等人!敌人已在外围集结了20个整编旅的强大兵力,正分路向阜阳合击而来,我阻援部队压力山大。
为避免全军陷于被动,刘司令员于果断下令撤出战斗,阜阳攻坚因此功败垂成。其中固然有转战大别山期间,一纵元气大伤的原因,不过重建后的整74师战力之强,倒也确实出乎我军的预料,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乎?
9月间王耀武亲飞南京,索要整74师和整83师这两支老部队,来加强济南城防力量,在得到校长的首肯后,徐州剿总的刘峙虽不情愿,还是磨磨叽叽开始了空运。
在机场被华野炮火封锁之前,先后有整83师的一个旅、整74师的一个团(不满编),加入到守军序列。其中整74师整58旅的七个连,在团长刘炳均的率领下,巷战中给华野攻击部队造成了严重伤亡。
 
                        
评论列表